当前位置:文山文库网>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9篇

《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9篇

时间:2022-10-04 11:20:05

《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9篇《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 复兴之路之千年局变观后感观后感3篇篇一: 复兴之路千年局变观后感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般公认是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起始。 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9篇,供大家参考。

《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9篇

篇一:《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

之路之千年局变观后感观后感 3 篇 篇一:

 复兴之路千年局变观后感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一般公认是 1840 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起始。

 但我认为, 这一开端在 15——17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就埋下了伏笔。

 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屈辱, 三百年未有之巨变” , 根本原因不是中国的落后, 而是西方国家的先进。

 其他种种, 包括清政府的闭关锁国, 包括国人在传统文化当中熏陶出下形成的迷信、 愚昧, 都是浮云而已。

 这些明朝早已有之, 唯独 1840 年才爆发这样的事件, 正是英国经济发展到达的这一阶段所致。

  茶叶与鸦片的交易, 是表面的导火索, 英国在经济上的渴求,才是主因。

 回想 1840 年, 正是日不落帝国——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 这个时候, 政治利益、 国土面积、 掠夺而来的物质财富都不是英国的梦想, 商业的繁荣, 才是它唯一的热衷。

 在这个时候, 昔日的欧洲大国, 包括葡萄牙、 西班牙、 法国、 德国都被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后工业时代先进的坚船利炮、 君主立宪大框架下井然有序的组织制度, 是之所以由英国, 而不是由其他欧洲大国首先打开中国国门的必要解释。

  相比较之下, 中国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晚晴政府最大的罪恶,

 是形成了一个有组织、 有层次、 已然合理的贪腐系统。

 在这个系统内部, 卖官鬻爵, 上贿下赂, 一种败坏的风气早已根固。

 就好像淤泥一片, 已容不得半点洁白。

 偶有荷花一两朵鹤立鸡群于其中, 最终结果也只是要么近墨者黑, 要么半路夭折, 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这千年之局变, 变的是屈辱, 变的也是新生。

 就好像所有母亲的生产, 经历剧痛, 才能诞生新的生命。

 历数世界各国, 英国的从君主集权到君主立宪, 法国从邦国分裂到大革命的爆发, 俄国的由沙皇过渡到苏联, 日本的明治维新, 都是数百年的光阴。

 中国的这一百年,是屈辱受尽的一百年, 是磨难重重的一百年, 是死伤无数的一百年。一个世纪的仁人志士、 知识分子的牺牲与探索, 才终于换回一个崭新的中国。

  我们应当用一颗感恩的心来追忆这段历史。

 我们没有生在最落后的年代, 没有成长在最混乱的战时, 没有像那些热血青年一样把青春献给世界上最壮丽最伟大的事业。

 我们活在最美好的 21 世纪, 享受着这尘埃落定后弥足珍贵的和平。

 这时刻如同一个蓬松睡眼下的清晨, 历史冰冷的黑夜已经远去, 未来温暖的正午即将到来, 我们该珍惜当下, 把握当下。

  对于我们个人的人生也是一样。

 当我们遭遇最痛苦的命运巨变,悲伤和萎靡都无济于事, 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 因为只有时间, 才能

 解决所有我们无力解决的难题。

  篇二:

 复兴之路千年局变观后感

 《复兴之路》 第一集千年局变, 从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开始, 讲诉中国的逐步变革。

 在 1840 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这一战争的爆发表面上是由于鸦片和茶叶的输出不平衡, 事实上是因为当时许多国家已经觊觎中国的土地与财物良久, 英国借机发动这次战争以牟取暴利。

  英国的军事实力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 清政府却长期滞留在自己的世界里闭门造车, 并且形成了一个有组织、 有层次、 已然合理的贪腐系统, 更加导致各处军力都不堪一击, 清政府自然而然以失败告终。

 虽然当时林则徐意识到危机, 但皇帝却阻塞忠谏路, 固执己见。无奈林则徐将自己整理的国外资料交给他的好朋友, 并编制出《海国图志》, 以图振兴。

 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告诫我们:

 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完全行不通的, 只有睁眼看世界, 跟上世界潮流, 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才是富强王道。

  经过 15 年的平静, 1860 年英格兰、 法兰西两个国家烧掉皇宫

 的心脏圆明园。

 自此, 在皇宫中出现了自强的声音“洋务运动” 。

 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

 但为时已晚。

 1894 年, 甲午战争爆发。严复《天演论》 给人的解放思想起到重要作用。

 他们认为西方的制度打败了中国, 中国不能再沉溺于自己的世界。

 后来康有为提出了戊戌变法。

 再后来, 八国联军攻打中国, 并与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最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再一次说明了固步自封的守旧只能走向灭亡, 唯有图变才能走向富强之路。

  这样的局势下, 孙中山先生提出革命, “振兴中华” , 并提出了“三民主义” 。

 1912 年, 中华民国诞生了, 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但是, 这次的巨变并不彻底。

 但只要改变总是好的。

 这千年之局变, 变的是屈辱, 变的也是新生。

 就好像所有母亲的生产, 经历剧痛,才能诞生新的生命。

 中国的这一百年, 是屈辱受尽的一百年, 是磨难重重的一百年, 是死伤无数的一百年。

 一个世纪的仁人志士、 知识分子的牺牲与探索, 才终于换回一个崭新的中国。

  我们应当用一颗感恩的心来追忆这段历史。

 我们没有生在

 最落后的年代, 没有成长在最混乱的战时, 没有像那些热血青年一样把青春献给世界上最壮丽最伟大的事业。

 我们活在最美好的 21 世

 纪, 享受着这尘埃落定后弥足珍贵的和平。

 这时刻如同一个蓬松睡眼下的清晨, 历史冰冷的黑夜已经远去, 未来温暖的正午即将到来, 我们该珍惜当下, 把握当下。

  2012 年 11 月 29 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 张德江、 俞正声、 刘云山、 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 参观《复兴之路》 展览。

 习总书记提出了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的历史观点。

 也恰恰表明了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要接受历史的教训, 用卓有成效的行动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今我们都在讨论一个很火热的名词, 那便是中国梦。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 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所以在新时代、 新形势下,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而且改革开放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篇三:

 复兴之路千年局变观后感

 千年局变, 当腐朽的清王朝开始衰败时, 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危机, 意识到这种局面需要改变。

 在这期间有许多人都在探索救国图强的方法, 从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到维新派试图以

 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 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但这些最终都失败了, 直到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 的口号并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专制制度, 才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清王朝腐朽落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种种苦难, 在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透过那时期中国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意识的独特历史细节,让我们感受到那时候中国人民在苦难中不屈服、 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在危难中图强的历史性画面。

  峥嵘岁月, 从 1912 到 1949 年中国不知又经历了多少坎坷失败,得到多少惨痛的教训, 做过多少次努力的斗争, 才最终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 赢得了民心的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全面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自 1840 年以来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命题: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这也为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 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新的道路。

  中国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 虽然在这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 急于求成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 使发展大打折扣甚至后退, 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 仍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员用巨大的热情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也以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的精神共同建设祖国, 使中国在核技术,

 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尖端科技某些方面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并且也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社会和谐。

 在抗击非典时期中, 领袖和群众共赴危难, 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今天, 中华民族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包括大陆同胞, 港澳同胞,台湾同胞, 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 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 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少年, 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 所以尽管现在我们还不能为祖国续写光辉篇章, 只能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准备。

 但我相信, 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繁荣昌盛, 更加现代化并且成为一个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复兴之路之千年局变观后感观后感 3 篇》

篇二:《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

录片《丝绸之路》观后感 600 字

  纪录片《丝绸之路》观后感 600 字

 导语:丝绸之路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是闻名世界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纪录片《丝绸之路》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范文【1】

 有一条路,永远无法用长度来衡量,因为它太久太久,只有亘古不变的黄沙陪伴它走过了千年的岁月。

 有一条路,永远无法用时间来衡量,因为它太漫长,是穿越了时空的洪流把那惊鸿一瞥印在人的心里。

 千年后,我重新回眸这条美丽而神奇的路,只能惊叹那高山,大漠,高原,海洋竟没有阻挡住中国商人的步履。于是,在那一片由神话和信仰编织的土地上留下了绵延岁月的奇迹,给后世留下富于浪漫气息和神秘色彩的丝绸之路。

 闭上双眼,仿佛看到那骆驼的商队从长安城出发,经过繁华的集市,走过宽阔的朱雀大街,来到明德门的阴影中,后头望去,是全盛时期美丽的大唐盛世。

 从黄河和长江流域,应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途径新疆塔里木盆地,伊朗高原,地中海东岸,最后到达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或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这条路经过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亚鲁姆沙

 漠和中东叙利亚沙漠,一路上,驼铃悠悠。

 千百年前,中国和西域的条条商队在路上印下一串串脚印,夕阳的光辉闪烁在那载满丝绸瓷器骆驼的背影上,驼铃的叮当牵动着黄沙笼罩的天空,也牵动了千百年后世人的心。

 曾经,这条路代表,另一种辉煌。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 15 年,行程数万里,遭遇苦难,备尝艰辛,终于打通了中远通往西域的道路。从此,西亚和欧洲的人们爱上了如黄金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丝绸,中国人为那坚毅果敢和昂扬勇决的精神感动了,中原大地上展现了另一幅美丽的画卷

 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范文【2】

 随着丝绸之路顺流而下的是伴着漫天黄沙的驼铃悠悠,是石窟画壁上佛祖拈花微笑,是明月照耀下的生死楼兰,是法门寺大雁塔里供奉的舍利,是将士出征前的酒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那宛若冠上明日,剑上星辰的盛唐。

 如黄钟大吕般厚重而尊贵的长安城,用它恢弘的气势和大度的胸怀接纳来自遥远西方世界的文明,最后融入到中华大地浩瀚的文化中,就像一把折扇,把无数色彩汇集到一起牵出一个美丽的画卷。

 不知道古人望着映在玲珑夜光杯上的陇西高原,河西走廊,重重高山峡谷会不会像今人一样满怀着敬畏和惊叹。不知道那一眼望不到尽头大漠黄沙掩盖

 了多少来来往往行人的脚印,埋藏了多少先人生活的痕迹和宝藏。不知道那片瑰丽土地上的哪一块石子上记录了一代数不清的无名画师工匠日日夜夜在幽暗狭小的窟洞中忙碌的身影。

 多少年过去了,曾经这条路上的血雨腥风,曾将这条路上的欢声笑语,曾经这条路上的刀光剑影,曾经这条路上的莺歌燕舞都成了如海市蜃楼遥不可及的美好,只有那声声驼铃穿越时空的思念为我们描绘过往的美丽动人。

 流光容易把人抛。时光如白驹过隙,顷刻之间,已为陈迹。丝绸之路在经过了他的全盛时代之后,逐渐失去了往昔的笑容,逐渐淡去了视线中的身影,逐渐成为了遥远的神话。

 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范文【3】

 《丝绸之路传奇》电视连续剧共 30 集,是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60周年的献礼剧,以新疆的色彩、新疆的声音、新疆的感情讲述了中国梦的新疆故事。这部剧首次将维吾尔族传世瑰宝‚艾德莱斯绸‛搬上荧屏。艾德莱斯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着‚21 世纪最后的丝绸手工制作工艺‛‚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称号,2008 年还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扎染技术独特,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图案层次分明,组合严谨,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该剧的主人公艾拉提(巴哈提亚尔・艾则孜饰)在各民族同

 胞的帮助下,将古老的手工作坊生产艾德莱斯发展成先进的工厂机织艾德莱斯,他本人也从一名贫苦的艾德莱斯纺织传人,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级纺织专家。他的爱人、女一号梅里古丽(阿孜古丽・热西提饰)是一个维吾尔族孤儿,从小被从江南来新疆的桑蚕养殖专家卫守仁(王诗槐饰)收养,卫守仁一家与苏莱曼(吾守尔・赛来饰)一家相知相识,共同生活十多年,结成世代友谊。该剧剧情跨度约 40 年,从新疆解放初期,国家选送维吾尔族和各民族年轻人去江南纺织学院新疆班学习,再回到新疆中国西北最大的丝绸厂工作,直到改革开放的上世纪 90 年代后,昆仑丝绸厂成为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该剧正是通过一个大时代中的民族人物故事,向观众呈现了最真挚的民族团结之情。

 10 月 15 日晚上观看了央视《丝绸之路传奇》后感受颇深。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振兴丝绸之路现代文明的故事。能让更多观众一同感受新疆的大好风光,风情美食和民俗文化以及最为闪亮的‘艾德莱斯绸’服饰,很值得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让各民族同志多了解、多接触,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促进民族团结,

 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在新疆这个大家庭中。

篇三:《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

2022 年无穷之路纪录片 观后感 4 4 篇 2 2022 年无穷之路纪录片 观后感

 篇 篇 1 1 俗话说得好“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如何在当前攻营拔寨阶段,彻底根除穷根,杜绝“春风吹又生”上,笔者认为还需要做到心沉基层,不仅要在房前屋后、在街节后巷做好“宣、扫、拆”,更要在百姓心里面,思想上做好“宣、扫、拆”。

 宣传党的政策,杜绝懒汉思想。一事一议的光伏路灯,是百姓脱贫方向的指引灯,“村村通”“组组通”的水泥硬化路是百姓奔小康的康庄大道,扶贫教育帮扶是逃离贫穷的的汽车,医疗帮扶更是防止“一病回到解放前”的安全员。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针一线、一分一角都是需要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所得。当懒汉只会让美好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宣传党的政策,不仅是让百姓懂政策感党恩,更是要让百姓明白富裕是靠劳动靠努力来的,绝不是不劳而获的。

 扫好村前寨后环境,也要扫除百姓“等、靠、要”思想。从门前屋后到街前巷后再到村前寨后,卫生保洁员辛勤劳动,给大家换来了干净卫生的环境,让村寨新天换旧貌。但这扫,不仅要扫看的见“垃圾”,还要扫出看不见的“垃圾”,要扫到百姓的思想里、心坎上,要扫除“我是贫困户我光荣、我穷我光荣”、扫除“我领低保我光荣”的思想垃圾,更要扫除不愿劳动、一心“等、靠、要”的思想垃圾。只有扫除“等、靠、要”的错误思想,明白“等、靠、要”没出路,勤奋努力方是出路。

 拆除老、破房屋,更要拆掉“懒”也能“得”的思想。当前拆除老、旧等一些不安全、不具备居住条件房屋的工作一直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拆除这些在生产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物,不仅降低农村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更加展现了新农村的风貌。但要认识到,仅拆除老、破房屋只是“拆”工作的一分部,另一部分还要“拆”掉“等、靠、要”、“我是贫困户我光荣”“懒能得”的“危险建筑物”。只有拆除这些“危险建筑物”,要让百姓明白等是靠不住的、等是要不到的、贫困不是光荣的、当懒汉更是什么都得不到的。从老百姓心底里、思想上拆掉这些“不安全的想法”,在思想的根基里扎紧勤劳才能脱贫的“钢筋”,浇灌跟党走方能致富的“水泥”,才能让脱贫奔小康的高楼拔地而起。

 2 2022 年无穷之路纪录片 观后感

 篇 篇 2 2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决胜脱贫攻坚战就如同射箭,唯有盯紧目标、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方能让“箭”正中靶心。

 思想上绷紧弦。截至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仍没有脱贫,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们,切不可在这临门一脚的紧要关头,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唯有以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的决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方能将“硬骨头”啃下,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对于已经脱贫“摘帽”的地区,党员干部也不能掉以轻心,“躺在功劳簿上睡觉”,需进一步调查了解以脱贫群众的生活现状,进一步采取措施巩固脱贫成效。

 目标上瞄准靶。“箭”最终能否正中靶心,关键在于“精准”二字。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当前,没有脱贫的大都是条件比较差、基础比较不好、贫困程度比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要根据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做好做实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子上,拔掉穷根子。同时要注重扶贫扶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他们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和干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改变落后命运。

 行动上拉满弓。“箭”要射得远、射得中,必须拉满弓。如何来拉满弓呢?要肯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要像 80 后“白头干部”李忠凯等扶贫干部般脚上沾满泥土,做到讲农民话、吃农家饭、做农家事,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为贫困群众找到切合自身实际的致富路子。要用真心、动真情,学习“扶贫之花”黄文秀,设身处地为贫困户着想,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为群众解决实际的困难,让贫困群众获得真正的实惠、感受到真实的变化,从而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2 2022 年无穷之路纪录片 观后感

 篇 篇 3 3 “家常菜”中的“酸味”,渗透出扶贫干部工作的辛酸。“哎呀,为啥子他屋头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政策,我为啥子一样都没有享受啊,我不管反正我也要享受。”这样的情景扶贫干部已经司空见惯,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要应对一线的扶贫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政策的刚性约束往往会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有时候为了把一个政策给老百姓讲懂、讲通,可能会多次上门解释还得不到理解,“心酸”劲顿时涌上心头。他们还要面对父母的老去,孩子的成长自己却没有时间照顾,心中的辛酸苦楚可想而知。

 “家常菜”中的“甜味”,浸润出扶贫干部工作的甘甜。“同志,谢谢你的帮扶,今年我养了几十桶蜂蜜,种植了几十亩中药材,收成都还不错,我没啥送的,送你几斤蜂蜜”。看到这样的情景,每一位扶贫干部都很激动,有的甚至喜极而泣,自己的帮扶工作终于有了成效,顿时所有的辛酸都抛掷脑后。扶贫干部在走访帮扶过程中,与贫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同劳作、拉家常、谋产业、谈未来,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家人”,试问会有谁觉得扶贫工作辛苦?蜂蜜虽甜,但最甜的不过人心。

 “家常菜”中的“苦味”,折射出扶贫干部工作的艰辛。“你看,镇扶贫干部又来我家了,我家不通公路,只能靠走路,路虽然远,但他们每个月都坚持来一两次”“你们要找哪位同志,最好是晚上来找他,白天他都在村里”,诸如类似的情景不胜枚举。脱贫攻坚工作苦不苦——苦,最苦的莫过于扶贫干部,夏天走在 37 度的田间地头,在蚊虫肆掠的林

 中穿梭;冬天在零下几度的河水中赤脚过河,在冰天雪地中徒步前行;晚上不到 12 点以后绝不休息,饿了就吃方便面,只为让贫困户的信息精准,再精准;通宵达旦的开会研究解决贫困户的困难的方式方法。

 “家常菜”中的“辣味”,品尝出扶贫干部工作的责任。“你们俩先别吵了,大家都是为了扶贫工作,你这样做有道理,他那样做也没有错。”“请你把这份责任书签一下。”这样的场景在开会的时候经常出现,不是因为两个扶贫干部的关系不好,争吵的目的都是为了早点给困难群众解决问题,有时候会为了一个解决方案争得面红耳赤,火药味十足。为了将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向下层层压实责任,签订责任书是落实各项工作的必要之举,特别是遇到棘手的问题,更是有不少扶贫干部签订“辣味”十足的责任书,势要迎难而上。

 “家常菜”中的“咸味”,掂量出扶贫干部工作的分量。一道菜的好坏不在于菜品有多么华丽,而在于是否合口味。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有的扶贫干部没掂量扶贫工作的分量,随意添加“佐料”,导致“家常菜”无人落筷。“你今天必须把这个算账明细表给我签了,你不签也得签,签也得签”。这样的情景出现的几率应该很低,有的扶贫干部在基层开展工作不注重方式方法,缺乏和老百姓打交道的经验方法,一味的讲求工作效率;殊不知这样会适得其反,不仅工作开展不了,还可能有损党员干部形象。扶贫工作需要“掌勺人”掌握好盐的分量,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炒出合干部群众口味的“家常菜”,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赞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相信经过成千上万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贫困群众将摘掉“贫困”帽子,在 20xx 年同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小康社会。最后用一句诗送给所有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工作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 2022 年无穷之路纪录片 观后感

 篇 篇 4 4 “欧洲的脱贫方法是,若你的工资少于最低工资,便去社会福利部领取补助金,中国的脱贫工程是更加完整的一套计划,带领民众走出贫穷,同时为他们创造一个未来,这是一种模式,值得其他国家参考。” 在昨晚(6 日)播出的 TVB 扶贫纪录片《无穷之路》中,广西乍洞村扶贫干部的“洋助理”Nico 如此描述他眼中中国扶贫的不同。

 昨天播出的这一集也是《无穷之路》的最后一集,谈及本次拍摄过程中的感受,主持人陈贝儿如此表示,"我事前真的没有预料到,在扶贫如此大的国家政策下,目睹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在悬崖村遇到的小伙很高兴地说,现在终于不用走 2000 多级天梯了,天敌变成楼梯了……这次旅程我们探访了很多贫困人口,我看到他们脸上都是很快乐、很满足的笑容。” 《无穷之路》 共 12 集,此前,陈贝儿已经“带领”观众细致地看到了各种脱贫故事,在昨晚播出的最后一集中,摄制组来到了河池市刘三姐镇乍洞村。

 乍洞村处于大石山石漠化地区,土壤贫瘠,可耕种的土地十分稀少。于此同时,由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乍洞村的交通状况堪忧,2016 年,屯和屯之间几乎没有像样的道路,全村 182 户中,有 101 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但到了 2020年,这里已经顺利实现脱贫。

 今年 3 月,乍洞村脱贫攻坚过程中一名“特别”人物经央视报道后曾引发热议,他就是驻村干部谢万举得力的“洋助理”——来自卢森堡的Nico,Nico 原本是卢森堡的一名警察,从 2018 年开始成为了广西乍洞村脱贫攻坚战的志愿者。

 面对央视的镜头,Nico 曾呼吁全球各地人来中国看看,“西方人普遍有一种印象,中国都是大都市,中国特别富有。但也有一些西方媒体说,中国人民非常贫穷,中国政府才拥有一切。我说来吧,来看看中国政府为贫困人民付出了多少,亲眼看一看,你就会明白。” 谈及第一次到乍洞村的情景,谢万举和 Nico 都记忆犹新。谢万举记得,第一次走到群众家去,他们住的是矮小的泥房,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看他们穿的衣服,好像都 10 几天没有洗一样,生活、生产都是靠肩挑、马驮,“看到他们的生活,才让我更加努力,要改变他们的现状。” Nico 来自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卢森堡大公国,他说,“(当时有人)告诉我中国政府有一个扶贫工程,我不懂什么是贫困,但当我走进村民的泥房,我看到了。”当主持人追问其看到了什么时,他说“Nothing(什么都没有)”。

 乍洞村原本种植玉米等经济效益较低的农作物,谢万举记得“(大家)种的玉米都不够山上的猴子吃”,后来决定带领大家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百香果,经历两年的耕耘,2018 年,百香果终于有了收成,就是在这一年,“最佳拍档”走到了一起。

 河池市人民政协官网也发布过两人合作的动人故事:

 从 2018 年到2020 年的两年间,谢万举与 Nico 一起走访贫困户、帮助村民采收成熟的农产品,干得有模有样,完全融入了乍洞村群众的生活中。Nico 发现当地村民还在使用镰刀割草、铁锹挖坑,还自掏腰包 1.2 万元购买割草机、钻孔机。

 面对 TVB 的镜头,谢万举还讲述了两人更为艰辛的一段合作经历。乍洞村 100 多户分布在 14 个屯居住,屯与屯之间没有路,国家给这里的人提供了易地搬迁安置房,但总有一些人不愿意搬走,而他们只能通过挑着农产品走 7、8 里路出村售卖的方式来维持日常生活。

 在这几个屯之间修路,初步估计要花费 40 万。谢万举和 Nico 二人就去参加那种“公益跑”赚钱,加上民众自筹,Nico 的家人也捐了钱,终于筹够了钱。后来,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一度自己上手徒手修路…… 回忆这段经历,谢万举只是说,“想要给剩下的村民‘杀’出一条血路”。

 陈贝儿透露,自己来到这里之前也听过 Nico 的故事,“起初听他们说,这里有一个外国人在扶贫的时候,以为是剧情,来到这里认识了Nico 之后,有一天遇到大雨,(摄制组)大家都在想着如何保护器材,Nico 说,‘不知道婆婆的菜怎么样了’,当时,能感受到他是真心为村民担心,这一点事令人感动。”

 为什么会选择广西来扶贫呢?Nico 直言,中国的脱贫工程是更加完整的一套计划,带领民众走出贫穷,同时为他们创造一个未来,这是一种模式,值得其他国家参考。他同时表示,这里给了他很大的满足感,让他很快乐。

 从无路到有路、从种植玉米到种植百香果并非乍洞村脱贫攻坚的全貌,摄制组还带领大家了解了这里养殖业的变化,谢万举在带领大家搞完农业后,也带领大家搞起了牧场——养牛,这种方式又帮助了几十户人脱贫。大家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留在村里的养蚕户介绍,“以前养蚕都得挑出去卖,现在有了路,他们可以进来收。”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xx年,乍洞村顺利脱贫。

 讲述到这里,乍洞村的故事讲完了,纪录片拍摄的时候,谢万举正好要调离乍洞村,回到县城工作,当主持人陈贝儿再次问及其几年间的感受时,他不禁眼睛红了,“这片土地花费了我太多太多的经历”,而他觉得唯一的亏欠是自己的孩子。

 当谢万举说完这些话,镜头一转,是这样一段话,“精准扶贫 8 年,全国有 300 多万像谢万举这样的扶贫书记,驻村路上付出了自己的青春血汗,有些甚至还付上了生命,据统计,全国有 1800 位扶贫干部、书记,因为天灾、意外或者劳疾死亡。”

 配合着这句话,是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只身走向贫困地区的画面,他们步履不停,从未放弃。

 在这些的画面中,《无穷之路》收官,谈及拍摄过程中的感受,陈贝儿表示,“我事前真的没有预料到,在扶贫如此大的国家政策下,目睹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在悬崖村遇到的小伙很高兴地说,现在终于不用走 2000 多级天梯了,天敌变成楼梯了,四层便可以了,他还说,以前上学走山路要走 3、4 个小时,现在女儿走三四分钟到村口便可以上学了,这次旅程我们探访了很多少数民族,很多贫困人口,我看到他们现在脸上都是很快乐、很满足的笑容。”

篇四:《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

之路第五集观后感

 复兴之路第五集观后感

 复兴之路第五集观后感之一尊敬的党支部:

 在党校课上,我们观看了记录片《复兴之路》,我从中感受到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的艰辛,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所付出的代价,更认识到了在祖国最困难的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在复兴的道路上,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 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中国人应该学会自豪和自信,但是不是自大。

 当 21 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为了更好的跟上并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这一经济体制成功的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经济浪潮的持续升温,中国也开始面临一系列挫折。通货膨胀、下岗等问题出现,但中国政府通过即时调整经济管理方式和再就业等措施,及时的解决了这些问题。1997 年 2 月 19 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去世,同时在这一年,全世界都听到了一个坚定的声音,中国将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中共党中央提出了这一意义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XX 年 11 月 10 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更加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一个崭新的世纪已经开启了,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

 XX 年春天,一场意外的灾难在毫无防备间到来,一种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迅速波及了全球 32 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当时还不为人类了解的病毒所造成的猜测,疑惧和恐慌比病毒本身更快地蔓延。这是一场与病毒争夺生命的战役,它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测试着中国社会对应突发事件的“抗体”。XX 年 4 月 14 日下午,

 在广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北京路上,人们惊喜地看到了胡锦涛的身影,在这座当时已有 1000 多人感染 sars 病毒的城市里,党总书记和普通百姓的手握在一起,无论疾病灾难,无论艰险困苦,中国的领导人用言行表明,他们始终同人民在一起,有这样的领袖就有同样恪尽职守共赴危难的百姓,这场春天降临的全球性瘟疫,终于在夏天到来时被送走了,中国,赢得了胜利,当这一年结束的时候,人们发现中国的胜利还不仅仅是打赢了抗击非典一战。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和实践,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开启了一段新的奋斗征途,获得了充分自信的中国人站在了新世纪新阶段的起跑线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将薪火相传。汇报人:

 复兴之路第五集观后感之二复兴之路第五集观后感《复兴之路》是一部大型的电视政论片,全片分为 6 集,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复兴之路》重现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复兴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视过去,展望未来,对一些史实和人物都有重新论述。第一集:《千年巨变》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睁眼看世界为起始,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这些探索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专制制度,才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集:《峥嵘岁月》讲述辛亥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诞生,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探索救国道路,后来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导致了自身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三集:《中国新生》讲述新中国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而导致社

 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仍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第四集:

 《伟大转折》讲述“四人帮”被粉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了全社会的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经历了转轨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苏东剧变国际大气候的多重考验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指明了方向。第五集:《世纪跨越》讲述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沉着、负责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取得抗洪胜利,使中国赢得世界许的目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和世界在相互了解中一步步走近。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再次实现平稳交替。第六集:《继往开来》讲述履新之初的西柏坡之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抗击非典之战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恪尽职守,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仍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傲人,并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做出了重要决议。党中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昨夜看了第五集,第五集主要是说,改革开放的道路已经辅开,下面是全面发展的问题,道路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如此,但就是遇到多大困难,这个改革开放的路也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如同当年解放的三大战役,死伤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新中国前进,就是让炸药包炸个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这是解放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在改革中上千万职工的下岗失业不也是这种为了新中国前进所付出代价嘛,可以说是千万职工的下岗成就了经济的腾飞,这在世界改革史上也是少有的,是因为中国人多劳动力过剩的原因,经济腾飞必须要牺牲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就如同当年的解放战争,死伤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怎么说,大批职工的下岗成就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成为了经济世界大家庭的一名成员。不到世界市场上闯中国的经济如何能发展得更快、更高、更强?选择了于世界接轨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同时中国民-主法制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以法

 制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许多事情已经开始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民-主方面也有了不小的进步,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社区的选举也至下而上的开展了起来,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可以说是可喜的进步。江-泽-民总书记也实现了民-主让权,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华盛顿。可见民-主与法制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国已进入到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经过觉悟了的中国人民不懈努力,必然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五:《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

2022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陈贝儿事迹心得 3 3 篇供借鉴 2021 年 5 月开始拍摄时,陈贝儿的想法很简单:“将沿路所见拍出来,将我国真实的扶贫故事地呈现给大家看。”但随着陈贝儿走的地方越多,认识的村民越多,她和团队有着越来越强烈的使命感。

 “一路走来我深深地被村民的生活感动,要拍完拍好的心变得很强烈。路上碰到一些自身体能上的困难,村民们给了我很多力量。”陈贝儿说,“他们的生命力很强很强,可能过去他们世世代代都过着贫困的生活,但他们不怕苦,才能在党的带领下过上今天的好日子。” 攀爬悬崖村的天梯前,陈贝儿对于两千多级台阶毫无概念。陈贝儿说:“我之前爬个 10 级楼梯都会气喘,但我一定要爬过这天梯,要经历村民们之前世世代代都曾经历的艰难,然后隔天去他们的新房子体验他们改善后的新生活,我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们整个生活的变化。” 最让陈贝儿触动的是,她爬到天梯中间时,同行的村民提醒她,快欣赏下当下的风景。“你看在这样的路上,他们都有欣赏的心态,这是他们生命的韧性,他们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特别值得的。” 在拍摄《无穷之路》之前,陈贝儿认知中的“扶贫”,就是捐钱捐物。“这一趟走完,我看到在不同地区我们党和国家有不同的

 扶贫方案,但有一个共性,就是扶贫先扶志和扶智,只有这样才不容易返贫,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仅 3 个月、5 个人,完成 12 集纪录片,语言不通、恐高、高原反应……其间困难重重。当陈贝儿因高原反应住院,她心想着:“自己的身体怎么这么不争气。”但团队里无人退缩,陈贝儿也希望通过《无穷之路》,让更多人看到香港的拼搏精神。“香港精神就是不怕苦很拼的。” 《无穷之路》虽已经收官,但后劲十足,网上仍有不少热度。在陈贝儿看来,无论是传媒人探索中国的“无穷之路”,还是国人了解祖国历史人文的“无穷之路”,乃至大家共同努力、迈向更好生活的这条路,都是无穷无尽的。

 获评感动中国 2021 年度人物,陈贝儿一开始还不敢相信。“我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已经有了很多收获,拍摄后满满的满足感,能得到网友们的喜爱和称赞,已经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这份工作滋养了我的灵魂,让我从不同的人身上收获感动和力量,让我还是那个 8 岁时的陈贝儿,保持着对世界好奇心。”陈贝儿说。

 2 2022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陈贝儿事迹心得 3 3 篇供借鉴

 2021 年,由香港媒体人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破圈”。主创陈贝儿深入热带雨林、戈壁沙滩,跨越 6 省 10 地记录下脱贫地区的真实面貌。再次回想这条“无穷之路”时,陈贝儿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老村民,一个扶贫的书记,他们碰到困难时的那种坚持跟他们对于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陈贝儿 2003 年加入有线娱乐新闻台(CEN)担任主播,5 月 3 日是她最后一天亮相 CEN,便要结束在这里的主播生涯。她称第一天“开工”时感觉很冷,因为那天要庆祝娱乐新闻台开台,她特意穿上性感晚装报道新闻,但录像厂冷气很大,害她差点冻病,幸好当时有猛男区永权做拍档,所以她最后一天“开工”也要求跟区永权做拍档。

 区永权访问陈贝儿暂别 CEN 的感受,她即忍不住在镜头前哽咽起来,自言是个十分幸运的女孩,期间结识到很多好朋友,还透露自己的心愿是希望很多年后,有人说起 CEN,仍然记得她。陈贝儿表示 6 年里,最难忘的是到戛纳采访,戛纳就像她的“老朋友”,令她有很多美好回忆,包括和木村拓哉勾小手指及在手掌上写字等。一众好友也为陈贝儿举行欢送会,一起缅怀打江山的日子。

 2019 年 3 月,参加《第 13 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 。

 2021 年 1 月 24 日,陈贝儿与林溥来共同主持的节目《寻找家香味》在香港翡翠台播出。8 月,参演记录片《无穷之路》。

 2022 年 2 月,献唱抗疫歌曲《狮子山下同心抗疫》。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 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 3 个月,陈贝儿一行 5 人,穿梭全国 6 个省份,10 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 12 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2 2022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陈贝儿事迹心得 3 3 篇供借鉴 无綫主持人陈贝儿凭纪录片《无穷之路》获颁“感动中国 2021年度人物”,在颁奖台上,她表示:“作为媒体人,通过镜头传递真实故事是分内事。二○二一年很难得有机会拍到《无穷之路》这部纪录片,见证并展示了祖国脱贫攻坚的成果,传递正能量给观众。未来将再接再厉,用心说好中国故事。” 去年,《无穷之路》的五人团队历时三个月,穿梭全国六个省份,深入十个曾经深度贫困的地区。走到云贵高原大峡谷,踏进大西北戈壁沙漠,进入川藏高原,真实地用脚丈量每一寸土,了解各地民生,向观众介绍各地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陈贝儿的表现广受观众喜爱,她每到一个拍摄地都尽可能地深入体验当地生活,亲身

 经历各种职业,快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感受乡村振兴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惊喜变化。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陈贝儿的颁奖词:“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以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篇六:《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

之路By——21

 脱贫的问题 一、贫困的定义是什么? 二、古代是否在存贫困? 三、处于贫困的地区有哪些? 四、形成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五、如何解决贫困? 六、中国的脱贫致富路是什么?

 一、贫困的定义是什么? 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

 字面上的贫困是这样的:

 但事实是这样的

 二、古代是否在存贫困? 1.在清代以前,中国人其实一直贫困,一旦遇上水旱蝗灾,就会爆发大规模的饥荒,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就算是号称鼎盛的唐朝,也爆发水旱蝗灾,也饿死整片整片的人。 2.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普遍坚持“重农抑商”的错经济指导思想,并在国家政策上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在历朝政府的压迫下,古代中国人的生产活动,并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是为了自家的消费,所谓“男耕女织”,只有当自家出现了生活盈余品的时候,才拿到集市上去交换(赶集),在这样的经济形态下,人民不可能富裕起来。

 二、古代是否在存贫困? 3.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他们是凭直觉去看问题的,而不是凭经济常识,其实当时也没有什么经济常识,皇帝们及他们的文人幕僚们凭直觉认为:农民生产粮食,商人消费粮食,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务农、取缔经商。但是这群统治者万万没有想到:商人虽然不务农,但是商人的经商活动会給农业发送巨大的需求信号,这个需求信号会促使更多的人去务农、而且是更好地务农,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动下,农业才可能集团化发展,才会有人发明杀虫剂、农业机器、以及各种提高农业产量的高科技,进而才会有工业科技的发展,国家才能富强,社会才能真正长治久安。

 三、处于贫困的地区有哪些? 中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部地区、西部山区及西南、东北地区。包括甘肃地区,云南,贵州的局部山区。

 四、贫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历史原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说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是导致新中国贫穷的主要原因,那么,现阶段的贫困显然有着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影响,包括人口众多、决策失误、生产效率长期低下和禁锢人们思想观念的户籍制度等 2.自然原因:全国每年遭受各种自然灾害袭击的2人数为2亿多人,无论采取多么有效的救灾措施,都会有一部分人口因灾陷入困境,即使按1%的灾民生活困难计,每年也有200多万人因天灾陷入贫困。

 四、形成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简单来说: 一是外因,如边区少数民族地区山区贫困地区等 二是内因,经济基础很差,因病贫困、因病返贫、没资金技术、长期欠债、劳动力老弱病残等

 五、如何解决贫困? 国家: 1 1 、先扶志,让人民群众的思想富起来。 2 2 、再扶智,让人民群众的头脑富起来。 3 3 、再造血,让人民群众的腰包富起来。 4、消减税收,消除烦琐的法规和拖达的公务程序,鼓励私有经济以扩大就业。 5、劫富济贫,大公司国有化,对富人克重税

 五、如何解决贫困? 社会: 1.就业,为贫困地区拓展和雇佣失业者的私有企业提供税收优惠。 2.教育,让贫困者免费入学,培训特定企业人员,将福利机构变成职业介绍所。 3. 社会保险计划 4.二贫困救助计划。

 六、中国的脱贫致富路是什么?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主动作为,提出的治贫新模式,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最新探索。 现在,当年积贫积弱的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从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六、中国的脱贫致富路是什么? 党和政府始终在不断推进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1986年实施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战略,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了从注重全面推进向更加注重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转变,从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从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

 六、中国的脱贫致富路是什么?

 谢谢大家!

篇七:《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

复兴之路峥嵘岁月观后感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观看复兴之路峥嵘岁月观后感 500 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关于观看复兴之路峥嵘岁月观后感 500 字一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并没有成功,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列强给予的屈辱,面对处于动乱的社会,中国终于醒悟要向西方学习。可是当我们发现西方文明破产时,中国人再次迷茫了,就在这时,传来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这让中国人再次看到了希望。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也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陈独秀和李大钊也在为建立中国共产党而努力。这一切都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其中既有同国民党的抗衡,又有同外来侵略者的对抗。对于这段耳熟能详的历史,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也和中共的制度有关,中共纪律严明,全心全意为了人民。在延安时期,中共的先进性最为充分。在中国全力对抗日本的侵略时,由于经济危机的出现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止拯救了中国人,也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共是伟大的,那些为了国家而牺牲的英雄们也是伟大的,没有他们的顽强拼搏,我们就不会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是我们当代人应当遵循的。

 关于观看复兴之路峥嵘岁月观后感 500 字二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就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没有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从 1840 年领土沦丧、百年屈辱的开始,到今天的独立自主并完成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从千年局变(辛亥革命)、峥嵘岁月(革命失败、探索新道路)到中国新生(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从闭关锁国、落后挨打、民不聊生,到今天的改革开放、申奥成功、小康社会。百年的屈辱和半个世纪的发展繁荣既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血的教训,也印证了民族精神与国家安全从来不是静态恒定之物,从来是在动态中不断变化演进的。可以这样说,《峥嵘岁月》用事实证明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个国家有如此意志和精神,一个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可能成功,也都可能失败。即使你是一个成功者,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你取得成功之前,你也曾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或大或小,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应给予他正确地认识,给予他充分的理解,坦然地面对他,接受他,并最终战胜它,征服它。失败了,总结教训,从头再来,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如果只是一味的自责、懊恼,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实际上于事无补。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一次危险之后,并努力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部青春热血电影,让我们激情万丈,也让我们为之沸腾,让我们对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了建立新中国,他们甘愿赴汤蹈火!真的很感谢先辈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建立新中国!真的很感动先辈们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展未来任重道又远。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峥嵘岁月》让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洗涤和震撼。从重大历史事件中寻找自己的方向标,寻找自己有价值的人生观,不断地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不断前进。

 关于观看复兴之路峥嵘岁月观后感 500 字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般公认是 1840 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起始。但我认为,这一开端在 1517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就埋下了伏笔。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屈辱,三百年未有之巨变,根本原因不是中国的落后,而是西方国家的先进。其他种种,包括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包括国人在传统文化当中熏陶出下形成的迷信、愚昧,都是浮云而已。这些明朝早已有之,唯独 1840 年才爆发这样的事件,正是英国经济发展到达的这一阶段所致。

 相比较之下,中国的现状却令人担忧。晚晴政府最大的罪恶,是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层次、已然合理的贪腐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卖官鬻爵,上贿下赂,一种败坏的风气早已根固。就好像淤泥一片,已容不得半点洁白。偶有荷花一两朵鹤立鸡群于其中,最终结果也只是要么近墨者黑,要么半路夭折,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这千年之局变,变的是屈辱,变的也是新生。就好像所有母亲的生产,经历剧痛,才能诞生新的生命。历数世界各国,英国的从君主集权到君主立宪,法国从邦国分裂到大革命的爆发,俄国的由沙皇过渡到苏联,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数百年的光阴。中国的这一百年,是屈辱受尽的一百年,是磨难重重的一百年,是死伤无数的一百年。一个世纪的仁人志士、知识分子的牺牲与探索,才终于换回一个崭新的中国。

 我们应当用一颗感恩的心来追忆这段历史。我们没有生

 在最落后的年代,没有成长在最混乱的战时,没有像那些热血青年一样把青春献给世界上最壮丽最伟大的事业。我们活在最美好的 21 世纪,享受着这尘埃落定后弥足珍贵的和平。这时刻如同一个蓬松睡眼下的清晨,历史冰冷的黑夜已经远去,未来温暖的正午即将到来,我们该珍惜当下,把握当下。

 对于我们个人的人生也是一样。当我们遭遇最痛苦的命运巨变,悲伤和萎靡都无济于事,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因为只有时间,才能解决所有我们无力解决的难题。

 关于观看复兴之路峥嵘岁月观后感 500 字四

  上个世纪开始,伴随着西方生产力的进步跟提高,中国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一千年。不再是东方霸主的一千年,不再是天朝盛世的一千年,不再是万民朝贡的一千年。

 历史书上,从这一千年开始我们签订了各种不公平条约,我们开始受尽了各种屈辱,我们开始不断遭到迫害。

 作为第三者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我不停的思考着,究竟是什么样的起因与进程发生了这段历史?

 我想瓦特当年绝对想不到,只是自己改装了蒸汽机的这种行为却影响了一个国家未来一千年的发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可怕的蝴蝶效应,可是蝴蝶效应这种事情的发生真的是种概率事件吗?我们可以把这一切的发生归结于偶然吗?不,不应该。其实对比来看,当时英国跟中国的社会情况我们就可以发现,问题出现在当时的政策上。

 我们的国家当时,政治清明,国力昌盛,没有外敌,没有大的灾害。可以说是个完美的乌托邦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政策自然是让这种现况尽可能的保持,保持的长久。于是,才会有重农抑商,人民安定在自己的土地上,就不会有动乱。人民只生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天天朝起种田,晚归安息,就不会有非分之想。过着人偶一般的机械的生活,社会上每个人都犹如齿轮一般卡在自己的位置上。可以说,其实这是领导者治理一个国家的最高程度了,把人民治理的如此井井有条。说起来,我们倒是真的要佩服清朝的领导者呢,不对,其实是从宋朝以来的领导者。

 但是,就一千年之后的结果来看,我们究竟失败在了哪里?

 凡事否极泰来,没有绝对的错,也没有绝对的对。但是,我们却不可以丧失掉作为一个人思考的能力。我们既然存在着,就要不停的思考,这也是我们活着的价值。把懒于思考的原因归结于政治,家庭,情感都是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甘愿作为人偶被人愚弄的命运的最后只有被丢弃的结局。

 关于观看复兴之路峥嵘岁月观后感 500 字五

  《复兴之路》第一集千年局变,从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开始,讲诉中国的逐步变革。在 1840 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这一战争的爆发表面上是由于鸦片和茶叶的输出不平衡,事实上是因为当时许多国家已经觊觎中国的土地与财物良久,英国借机发动这次战争以牟取暴利。

 英国的军事实力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清政府却长期滞留在自己的世界里闭门造车,并且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层次、已然合理的贪腐系统,更加导致各处军力都不堪一击,清政府自然而然以失败告终。虽然当时林则徐意识到危机,但皇帝却阻塞忠谏路,固执己见。无奈林则徐将自己整理的国外资料交给他的好朋友,并编制出《海国图志》,以图振兴。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告诫我们: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完全行不通的,只有睁眼看世界,跟上世界潮流,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才是富强王道。

 经过 15 年的平静,1860 年英格兰、法兰西两个国家烧掉皇宫的心脏圆明园。自此,在皇宫中出现了自强的声音洋务运动。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为时已晚。1894 年,甲午战争爆发。严复《天演论》给人的解放思想起到重要作用。他们认为西方的制度打败了中国,中国不能再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后来康有为提出了戊戌变法。再后来,八国联军攻打中国 ,并与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最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再一次说明了固步自封的守旧只能走向灭亡,唯有图变才能走向富强之路。

  关于观看复兴之路峥嵘岁月观后感 500 字

篇八:《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

2022 脱贫纪录片《无穷之路》观后心得体会

  初心点亮未来,榜样引领时代。3 月 3 日晚,“感动中国”2021 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十个滚烫的名字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生动诠释着至诚报国的初心使命、矢志奋斗的人生追求、无私奉献的深厚情怀,指引着人们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追逐“榜样之光”,将其汇聚成“行动元素”,把青春的光和热,投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事业里,推动复兴中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追逐至诚报国的“理想之光”,做信念坚如磐石的忠诚者。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隐姓埋名几十年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支撑他的是“一辈子为国家深潜”的坚定信念。物理学家杨振宁始终心系祖国科教事业,在物理学领域做出里程碑贡献,支撑他的是“与祖国一起向未来”的初心使命。矢志报国的飞机设计专家顾诵芬,临危受命、不畏生死,三上蓝天研发歼-8 原型机,支撑他的是“志在冲天、忠诚于国”的不变信仰。经历过长津湖战役、动过 47 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用顽强意志书写着

 “极限人生”、践行“初心使命”,支撑他的是“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的忠诚担当。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行动践忠诚,为了祖国荣耀而不懈奋斗,书写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迈向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当追随榜样身上的理想之光,坚定信念,做到任何时候都不改初心、不移其志,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树立起至诚报国的远大理想,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追逐勇于超越的“奋斗之光”,做拼搏永不懈怠的前进者。拼搏续写精彩,奋斗成就未来。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身残志坚,自立自强,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中国飞人苏炳添,超越年龄和体能局限、超越伤病、超越自己,跑出亚洲最快速、跑出人生新高度,用拼搏赢得喝彩。从小失聪、却依靠读唇语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的江梦南,以对梦想无止境的追求实现人生逆袭,用奋斗震惊世人。他们始终为梦想执着奋斗,用汗水书写人生担当,做敢于超越、勇于超越的前进者,为梦想勇往直前。新征程必定会有新考题、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追随榜样身上的奋斗之光,勇于担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保持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主动到重大斗争一线磨砺自我,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善接“烫山芋”、敢于“涉险滩”,在风险

 和困难面前,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砥砺前进,在平凡的岗位上上绘出靓丽色彩,让奋斗的时代强音响彻中华大地。

  追逐默默无闻的“奉献之光”,做初心矢志不渝的实干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感动的背后是不因风云变幻而懈怠的无私奉献。香港媒体人陈贝儿,她和团队拍摄的《无穷之路》跨越 14 个曾经处于深度贫困的地区,用毕生精力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 50 余年坚守着“心中放不下的梦”,为高原医学开辟了一条神奇的天路。中国航天追梦人为国家立志,为科学先行,向着“仰望星辰大海,逐梦浩瀚太空”的梦想而奋力奔跑,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梦想化作现实。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时代价值的坐标,感受到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特质。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追随榜样身上的奉献之光,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始终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们是奋进复兴征程的精神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做

 忠诚者、前进者、实干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贡献力量。

  2 2022 脱贫纪录片《无穷之路》观后心得体会

  近日,《感动中国 2021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圆满落幕。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苏炳添、陈贝儿、吴天一、朱彦夫、彭士禄、顾诵芬、中国航天人、杨振宁当选感动中国2021 年度人物。《感动中国》以十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为蓝本,在一段段庄重的颁奖词中,我们重温了获奖者感人至深的光辉事迹,感受了自强不息的“个人意志”、奋斗不止的“时代精神”和荡气回肠的“爱国情怀”。

  过去的 2021 年是新中国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人民备受考验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在郑州的暴雨中并肩战斗、我们在奥运赛场挥洒汗水、我们在三星堆遗址探索文明······其中,励志的名字振奋人心、感人的故事历久弥新、感动的力量经久不息,广大党员干部当充分汲取“感动”背后蕴藏的“意志”“精神”和“情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读懂感动背后的“不屈意志”,勇于突破,不负伟大生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翻开历史典故,其中不乏不屈命运、顽强抗争的感人故事。正如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自立自强、身残志坚,于贫穷中蹚出增收致富的脱贫路、处艰苦仍撑起老幼所安的半边天。90 后失聪女孩江梦南从无声中成功突围,在静默中悄然绽放,生动诠释了何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飞人苏炳添突破了伤病和年龄的限制,9 秒 83,从此让奥林匹克男子 100 米决赛跑道上留下黄种人的足迹。回顾历史,从不同的时代和战线上涌现出一个个不屈命运,勇于抗争、敢于突破的生命奇迹。党员干部当从这些“奇迹”中汲取自强不息的意志之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我赶超,锐意进取,为早日实现人生价值而顽强战斗。

  读懂感动背后的“时代精神”,奋力拼搏,不负伟大时代。“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时代是由人民创造、奋斗出来的。唯有“人民”是时代的见证者、缔造者和创造者。传奇老兵朱彦夫 14岁许国参军,立下赫赫战功,“抗美援朝”战场上战胜了“严寒”和“敌人”,脱贫攻坚战场上赶跑了“崎岖”和“贫困”,他以至真至深的“为民情怀”书写了不负时代的崇高誓言。纪实策划陈贝儿,一个团队一台相机,以一条《无穷之路》

 记录伟大时代“国家复兴不落下一个人”的庄严承诺。高原院士吴天一驻守高原从医五十多年,“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用高超的医术为“天路”的修建和藏族同胞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中充分汲取奋斗不止的“时代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读懂感动背后的“爱国情怀”,许党报国为民,不负伟。

 大祖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古往今来,每逢国家弥难,多少先驱抛头颅、洒鲜血,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演“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烈场景。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甘愿隐姓埋名为核潜艇研制事业奉献一生。蓝天保卫者顾诵芬:因儿时目睹了日军轰炸了北平,从此立志保卫祖国蓝天,呕心沥血为新中国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九天探梦一气呵成,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的中国航天人 ,用一次次发射、入轨、着陆,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太空闪耀,宣告世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当代物理学巨擘杨振宁以一己之力把国内高能物理向前推进了十几年。广大党员干部当见贤思齐、脚踏实地,思想上深植爱国主义情怀,工作中深耕许党报国为民业绩。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准备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同志们,《感动中国》背后蕴含的“意志”之强、“精神”之、“情怀”之深,吾辈自当“感”而后“动”,敬之、仿之、更要践之。

篇九:《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

2022 脱贫纪录片《无穷之路》观后感

  5 个人的团队,三个月,深入十个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拍摄出一部豆瓣评分 9.6 的脱贫纪录片《无穷之路》,主持人陈贝儿因此获得《感动中国》2021 年度人物……带着惊叹和憧憬,笔者观看完全片,感受到伟大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从中汲取到三股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

  梦想照进现实,汲取“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之力。为了向世界展现中国扶贫最真实的一面,来自香港 TVB 电视台的制作团队开始了一段“说走就走”的探索之旅,“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以俯下身子的拍摄法、亲身体验的方式,让观众更直观地见证扶贫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变化。成功没有偶然,努力才是必然,为更好交流,陈贝儿提前学了半年普通话,在爬“悬崖村”天梯时碰撞导致膝盖瘀伤,在“世界高城”理塘因为高原反应进了医院……但她依然非常专业地完成了拍摄,“自来熟”的她每次都能顺利与受访者打成一片,自然真诚的采访风格广受大家喜爱。致敬、学习榜样,基层干部选择了基层,便只顾风雨兼程,要抱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态度,勇于跳出“舒适区”、练好为民服务“基本功”,不耍“假把式”、不摆“花架子”、不做“空谈客”,在实干担当中践行初心使命。

  坚守温柔岁月,汲取“青山着意化为桥”的奉献之力。热爱是最暖的炉火,奉献是最大的幸福,镜头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背后,总离不开那些为扶贫事业无私付出、倾注心血的扶贫工作者,他们中有主动请缨延长任期的乍洞村“第一书记”谢万举;有三十多年来在怒江上靠危险的“溜索”出行,坚持行医的乡村医生邓前堆;还有不远万里从卢森堡来到广西参与扶贫的“洋助理”尼克,他们愿意扎根这片土地,为改变更多人的命运而奉献。最感人的要数节目的片尾,是一个个扶贫工作者匆匆走过的背影,他们步履不停、继续前行,那样得坚韧挺拔。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们心有大爱、倾心为民的品质,真正搞清楚“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置顶模式”,把群众的所需所盼、所忧所急设为“特别关心”“时时关注”,身子往下倾、眼睛往下看,把群众当家人,对待群众的事情,要像办自家事情一样多跑跑路,多走两步,走到群众的心里去,把群众的事情办得有始有终,让群众满意作为标准、更好答案。

  伟大来自平凡 ,汲取“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进之力。8 年时间,我国近 1 亿人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无穷之路》里,向我们呈现的是庞大统计数字背后一个个奋斗的“历程”、一个个具体的“人”。中国扶贫的重大胜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谁赐予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砥砺奋进的结果。“悬崖村”已成了乡村旅游

 “网红地”、佤族叶姐用 10 年耕耘让云南咖啡惊艳世界、西海固酿出“戈壁滩”上的国际范儿红酒……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精准发力结出了“累累硕果”。感喟他们生存环境之艰难,更为他们自立自强、奋斗进取走出贫困而兴奋和欢呼,伟大来自平凡、英雄源自人民!“无穷之路”,寓意“没有贫穷的道路”,也代表奋进的道路没有终点。“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新时期“赶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民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党员干部需永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将风雨无阻的革命意志,转化为全面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磅礴动力。

 2 2022 脱贫纪录片《无穷之路》观后感

  3 月 3 日晚, 《感动中国 2021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苏炳添、陈贝儿、吴天一、朱彦夫、彭士禄、顾诵芬、中国航天人、杨振宁当选感动中国2021 年度人物。在一段段颁奖词中,我们重温了先进人物的

 先进事迹和伟大精神,给我们带来了精神的洗礼、心灵的震撼。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又带领我们踏上了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感动中国》中汲取信念之力、为民之力、奋进之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筑牢思想根基,汲取“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之力。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革命先辈披荆斩棘的强大武器。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离不开航天追梦人的奋斗和探索,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航天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让青春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绽放异彩;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虽然他的躯体是残缺的,但他的信念是坚定的,在长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他始终保持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铁骨铮铮立于天地间。站在新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们追逐梦想、坚定信念的优秀品质,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切实用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以“不改其心,不移其志”的赤胆忠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

 走,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让对党的忠诚信仰历久弥坚、代代相传。

  厚植人民情怀,汲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之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历经 3 个月,穿梭全国 6 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陈贝儿和团队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拍摄和制作了纪录片《无穷之路》,深受两地观众的喜爱;“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始终坚守为民奉献的初心,深深扎根在青藏高原,投身高原医学研究,诊疗救治了藏族群众上万人……他们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望百年征程,我们党始终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他们的行动为标杆,以他们的精神为引领,始终把“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作为自己的信条,练好为民服务“基本功”,不耍“假把式”,不摆“花架子”,不断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多深入一线、主动靠前,进一步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与群众“面对面”地沟通、“心连心”地交流,及时解决群众最忧最盼最急的困难和问题,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勇于担当作为,汲取“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进之力。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大亚湾核电站、秦山

 二期核电站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用奋斗的一生推动祖国核动力事业不断前行;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身残志坚、自立自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和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出了幸福的生活,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回顾百年峥嵘岁月,我们党始终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绘就了一幅又一幅的壮丽画卷。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需要跨过的“娄山关”“腊子口”还有很多,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并追赶他们,不断磨砺担当作为的“硬脊梁”和“宽肩膀”,凝聚拼搏向上的奋进动力,多接“烫手山芋”、多当“热锅蚂蚁”、多经“风吹浪打”,主动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在关键时候和危难关头要顶住压力、经受风险、战胜挑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推荐访问:《无穷之路》观后感200字 之路 观后感 无穷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文山文库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224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