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山文库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6篇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6篇

时间:2022-09-23 19:55:15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6篇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3月JournalofQiqiharUniversity(Phi&SocSci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6篇,供大家参考。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6篇

篇一: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

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年 3 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 Soc Sci)

  Mar. 2019

  收稿日期:2018-12- 20

 作者简介:李航(1993-),女,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新时代大学生与工匠精神研究李 航(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摘 要: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与担当。

 工匠精神是关于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严于律己、尊师重道等的精神,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需要工匠精神来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也需要新时代大学生来传承与发扬。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19)03-0145-03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Craftsman Spirit in New EraLI Hang(School of Marxism,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 671003, China)

 Abstract:The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undertake new historical miss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Craftsman spirit is a spirit aboutstriving for perfection, loving one"s job and being dedicated to working, studying assiduously, being self-disciplined, respecting teach-ers, and so on.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rsonal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need thecraftsman spirit to achieve their personal and social values and to become the men who have ideals, abil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nthe contrary, the craftsman spirit also needs college students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it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craftsmanship spirit

 纵观国内外的发展史,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工匠精神都曾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 2017 年和 2018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出现了工匠精神,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对于工匠精神的高度重视。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1]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新历史使命,他们更需传承和践行工匠精神,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一、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精神支柱工匠精神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木匠祖师鲁班、酿酒行业的祖师杜康、豆腐坊的祖师乐毅、设计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等等,到今天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的高级爆破技师彭祥华、雕刻火箭发动机炸药的徐立平、检修百万伏特高压带电线路的王进等等,工匠精神一直都在代代相传。

 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体现在工匠身上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德才兼备、专注一生、执着追求、尊师重道、师徒传承等等。(一)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用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来提高本领在新时代,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计划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将成为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和圆梦人。

 柏拉图说:“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2]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担负起肩上不同于以往的责任与使命,在这个新时代,他们的使命与担当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日本被誉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工作就是一场修行。”工作与个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工作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地摸索努力,会取得一定成绩,同时也会提升自身能力与价值,让个人成就工作的同时也让工作成就个人,在这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工匠精神。

 大学阶段是面向就业的学习深造,在这阶段应当习得各方面的知识,要以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去学习,去钻研,从而练就过硬的本领去肩负责任,迎接挑战,打下能力基础。万方数据

  (二)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用工匠精神来激励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工匠精神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体现在工匠身上的各种优秀品质的集合。

 在当今社会,能被称为“匠人”的人,除了拥有高超精湛的技艺,还有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人品。

 他们身上的个人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所体现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基本道德。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主动担负起身上的责任,胸怀国家社会,主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队伍当中,奋勇建功新时代,过有意义的人生。

 在这个变化飞速的现代化的社会,我们饱受各种负面的“非主流”的思想冲击,我们需要外在抵制这些思想,更需要内在的笃定去捍卫主流思想。

 日本匠人秋山利辉是日本家具制造厂———秋山木工的创始人,他们制造的家具可以使用一百年,颇受日本各阶层人民的喜爱。

 他在教育他的学徒的过程中,制定了成为一名合格木工必备的三十条法则,但通观这三十条不难发现,其内容与“木工”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一些朴实的做人做事的道德要求,如第一条是“必须先学会打招呼”,第六条是“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第九条是“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等。

 [3] 秋山先生曾说过:“对于工匠来说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人品。”的确,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人,无论技术有多么高超他对这个社会的发展做不了任何贡献。

 新时代是各方面都取得大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需要的是同时具备精湛技艺和高尚品格的人才。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大学生们需要不断锤炼品格,培养过硬的品格。

 所以,需要用工匠精神来提升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匠人。(三)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用工匠精神来提升专注度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 [4]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现在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伟大复兴,所以这个“恰当的时候”就是当下,需要大学生选定乐于专注的行业,然后钻研下去。

 根据格拉德维尔在《异类》一书中的“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事情坚持干一万个小时,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这反映出的是坚持专注的力量与影响。

 每一位匠人无不是在自己的行业内坚持了一个“一万小时”,两个“一万小时”,甚至一辈子。

 日本国宝级匠人村嶋孟,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来煮一碗白米饭,他煮的饭被誉为“银饭”,他也被成为“煮饭仙人”。

 专注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前提,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存在着不少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他们做事常常半途而废,什么事情都想干,但往往都不能专注干完,这对于他们的人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大学生十分需要学习工匠身上那种专注执着的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长发展。(四)新时代大学生需要弘扬工匠精神的创新发展理念中国已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但目前还不能算是制造强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创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的“五大发展理念”当中,创新位于首位,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对于创新发展的重视。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一,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

 在新时代里,需要培养大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体现在大学生身上就是要求大学生在新时代里创新学习、创新思考、创新实践,就是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时代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创新成为推动大学生群体和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泉。二、新时代大学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工匠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但似乎随着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业生产以后,工匠精神就衰落了。

 事实并非如此。

 近年来,随着工匠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的频频出现,又掀起了对它的研究热潮。

 近年来我国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将我国由制造大国建设为制造强国。

 在当今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对工匠精神的误解,那就是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属于制造业的,所以也理所当然的应用于制造业,对于其他领域可有可无。

 传统意义上工匠精神是来源于工匠,并且传承于一代代工匠之间,但是在新时代,我们应当打破传统,突破仅限于制造业的局限,将其运用到各行各业。

 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争当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一)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需要工匠精神新时代大学生需要工匠精神来帮助他们完成历史使命。“时代召唤青年、塑造青年、成就青年,青年感知时代、融入时代、推动时代,这就是时代与青年关系的内在逻辑,也是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进程中体现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 [5]新时代在召唤大学生,需要他们有使命感,需要他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去完成使命。

 据十九大代表、中国青年报社的张坤说: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是,很多代表事后回忆说,坐在人民大会堂里一边听十九大报告,一边不由自主地计算年龄: 再过 15 年,以及再过 30 年,我多大,会在哪里,会做什么? 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6] 奋斗生活在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新时代,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的联想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想象着自己跟新时代有什么联系,思考着自己能为这个新时代做些什么,这是人天生的使命感。

 想要实现这些使命,就需要工匠精神,需要以工匠精神里严谨的态度、不懈的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等来实现。(二)大学生是新时代建设的主力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即将投身建设祖国的伟大运动当中去,他们将成为建设新时代的主力军。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世界第二大进出口和服务贸易国,但是我们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

 许多国人对本国生产的产品质量并不放心,他们去日本买马桶盖,买电饭煲,追逐德国生产的电子产品等,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所以从国家层面,我们计划把中国由制造大国建设成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这一发展计划当中,大学生将成为重要的建设者。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就离不开工匠精神。

 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需要新时代大学生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三、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一)于国家而言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匠人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的基石。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人才资源,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匠才”。

 国家的建设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去开展实际行动,是实干精神的体现。

 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并不6 4 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万方数据

  是要求徒弟去模仿师傅,跟师傅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而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徒弟的培养遵循着“守破离”的原则。

 第一步要求徒弟遵守师傅的尊尊教诲,为后面两步打好基础;第二步要求徒弟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打破束缚,有所突破创造;第三步就是要求徒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所以工匠精神不仅有利于培养匠才,更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匠才。(二)于社会而言有利于促进社会形成敬业乐业好风尚工匠精神内涵着敬业乐业的职业道德。

 随着大学生的毕业,他们将为各行各业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当这一批新人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的时候。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 [7]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新时代是一个奋斗的时代,是属于广大奋斗者的。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奋斗者群体当中极具青春与朝气的,他们在社会上是富有影响力的群体,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敬业乐业良好风尚的形成。(三)于大学生个人而言有利于促进个人成长发展工匠精神所包含的关于技术和道德两方面的追求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工匠对于技术层面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有助于大学生对自身各方面能力素质提升。

 工匠精神对于道德层面的追求有助于对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工匠都是踏踏实实干实事的人,在大学生当中有不少心浮气躁、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存在,他们整天浑浑噩噩,不知所向,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其脚踏实地,摒弃浮躁。工匠精神所包含的是匠人关于工作技艺、工作态度、工作追求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根据 2017 年 3 月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2004 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心理承受能力差( 57. 8%),人脉等社会资源不足( 51. 7% )被认为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短板。

 其他问题还有:经验有限,难以应对复杂情况(48. 9% ),经济实力弱( 48. 5% ),创业项目同质化( 41. 4%),面临生活、学习、事业等多重压力( 34. 5% ),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想法( 22. 6% )和对自身认识不足( 20. 8% )等。” [8]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四、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一)社会层面的舆论导向社会层面的舆论对于大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

 《大国工匠》是纪录我国各个行业杰出工匠的纪录片,它将那些我们不太了解的一些行业的杰出工人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刷宣纸的“大拿”毛胜利,能做到在晒宣纸的时候刷 22 刷,不多一刷也不少一刷;排船技艺传承人张兴华,他始终坚信最好的船永远是下一条;上海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他认为匠人都是极善于动脑的研究型人才,等等。

 随着《大国工匠》的热播,还掀起了...

篇二: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

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包括创新的工作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追求卓越的工作品格,坚持不懈、执着追求、不言放弃的创业精神。当下,大力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提出契合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体现了国家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视。

 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通过工匠精神的倡导、培育、激励、弘扬,能够给当代大学生来一场“品质革命”,培养他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学业的精神风貌和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行为品质以及善于思考、敢于探索的创新能力,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一、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特征工匠精神是社会各阶层人们应该普遍具有的品质和追求,大学生更不例外。

 当代大学生群体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既有知识有文化又有青春活力和旺盛的精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收稿日期:

 2021-05-17基金项目:本文系齐鲁工匠研究院课题“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项目编号:

 QLGJ202001-04 )、山东管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 “社区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YJG2020-62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张桂梅( 1968 —),女,满族,辽宁北镇人,法律硕士,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 研究方向为劳动法、经济法。[ 摘 要 ] 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对于高校契合时代发展、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助力大学生实现更大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要着力培育大学生放眼未来、脚踏实地的理想信念,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态度操守,诚信为本、使命担当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的境界目标,推陈出新、创新创业的意识能力。

 各高校应高度认识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多措并举,如将工匠精神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到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及学生的业余生活中,并通过搭建校内校外实践平台、打造工匠型的教师队伍、聚合社会力量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合力等,不断拓展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常态化、持续化机制。[ 关键词 ] 大学生;工匠精神;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 G71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095-7416 ( 2021 )

 05-0009-09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张桂梅(山东管理学院 劳动关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山东工会论坛Shandong Trade Unions ’ Tribune第 27 卷第 5 期2021 年 9 月Vol.27 No.5Sep.20219 · ·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

 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 [1] 在大学期间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对未来职业的良好认知, 增强学习知识和提高就业本领的决心,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蓄力量。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工匠精神。(一)放眼未来、脚踏实地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要着眼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消除短期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把眼光和理想追求都放长远,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和梦想,并为此不断努力。

 明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是为了不断完善自我,是为了更好地增强职业本领,是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学习。

 要胸怀家国,渴望进取,脚踏实地;要志存高远,看淡名利,放下浮躁。(二)

 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态度操守这是大学生求学求知的态度。

 尊敬授业教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必须始终秉持尊师之心,要尊师重道,尊重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交流越来越便捷,可以方便获取各种知识信息。

 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容易造成对待学习不认真不专注,主观臆想,敷衍了事,断章取义,一知半解。

 态度决定成败,大学生对待老师、对待知识、对待学业只有心怀敬畏,严谨认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谦虚谨慎,恪尽职守。(三)

 诚信为本、使命担当的道德品质诚信、责任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品质,同样也是工匠们不可缺少的职业道德。主要指对待工作、对待客户的态度,是敬畏和热爱,认认真真、尽职尽责。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养成诚信、担当的重要品质。

 大学生只有有了使命和担当的责任心,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四)

 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的境界目标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是对技艺的娴熟追求。

 对于大学生来讲,只有勤奋学习,对各种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熟稔于心,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的境界。

 大学生的重要任务是学习,要认认真真地学习,要带着兴趣学,专注执着地学,高标准地学,追求卓越地学。

 在日常学习实践中,要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吃苦耐劳,勤勤恳恳。

 而且要追求卓越,精雕细琢,反复思考,追求完美。

 听课、读书、参加实践活动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只知皮毛,不是急功近利,要真正把精益求精的至善追求落到实处。(五)

 推陈出新、创新创业的意识能力时至今日,我们迎来了高质量发展时代,创新创业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人才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关键,各类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要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着力培育各类主体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 [2] 。

 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但绝不是因循守旧,涵盖着突破和创新,不断尝试,不怕失败。

 “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并非简单指对产品质量追求,也包括对产品种类增加、功能提升、生产方式优化等方面,其内涵也包含了创新的成分。

 ” [3] 创新创业活动要求创业者富有想象力,具有创意、勇于坚持的能力和冲劲。

 创新创业者的特质正是工匠的特质。

 大学张桂梅: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10 · ·

 生是年轻活跃、充满朝气、激情四射的群体,需要将他们的激情和活力引导到他们热爱的专业和事情中去。

 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强调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主要包括勇于创造、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意识,推陈出新、打破常规的勇气和激情,坦然承受失败和挫折、永不放弃的决心和毅力等。二、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当今时代,人才竞争是最根本的竞争,人才储备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储备。

 小到企业大到国家需要无数的优秀工匠,更需要培养大批的工匠后备军。

 工匠精神培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之“德”和工匠精神之“才”的人,对国家、对学生个体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虽然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还不是劳动者,但他们必定是未来劳动者大军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到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尊师重道的道德品质,成为专业知识扎实、诚信为本、信誉至上、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一)

 培育工匠精神是契合时代发展所需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尽管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风起云涌,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各国依然认识到了实业兴国的重要性。

 有学者指出,对制造业的放弃意味着对所有新型行业的放弃 [4] 。

 对此,各国纷纷提出实业兴国的口号。

 各国的现代化实业兴国战略发展之路需要从战术上用工匠精神做支撑,重视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会重视工匠精神。

 有学者将德国现代化道路总结为:“从外部看,是一条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道路;从内部看,支撑这一道路的是‘工匠精神’—— — 对技术工艺宗教般的狂热追求远远超越了对利润的角逐。

 ” [5] 我国提出制造大国亟需向制造强国转变战略,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关键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自主知名品牌的创设、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等越来越重要,质量、品牌、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立足的根本,而具有专注、专业、精致的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更是根本中的根本。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大学生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肩负着强国的使命。

 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才能适应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需要。

 因此,工匠精神和当今时代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契合。

 时代要求在大学生中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要求大学生应具备最基本的职业规划、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创新精神、正确的学习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要求大学生强化自身专业学习提高就业能力,要求大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二)

 培育工匠精神是高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所需工匠精神体现的敬业守信的职业精神、 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 一丝不苟的专心专注精神、追求完美的精益求精精神,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格修养。

 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不积极,部分人有短期功利主义倾向,认为思想政治多是说教,可有可无;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远期目标,好高骛远;没有未来职业规划,放松对自我的要求,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沉迷网络,玩手机、打游戏,有的甚至荒废了学业,更谈不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了。

 这样的学生能顺利从校园走向张桂梅: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11 · ·

 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都难,根本不可能成为具有匠人气质的人才,更谈不上承担祖国民族复兴的重任。

 因此,高校教育在重视知识文化和专业技能传授的同时,要通过各种专家讲座、先进人物演讲、专门的思想政治课以及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示范课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工匠精神事关大学生未来就业,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职业道德,学识渊博、技艺精湛的职业精神,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共鸣,促进高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三)

 培育工匠精神契合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普通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为应用型人才培养, 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也强调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工匠精神恰好强调的是技术和技能,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工匠精神既要求人才道德素质高尚,又要求人才技术技能突出。

 高校应将工匠精神贯彻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调工匠精神核心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培育,尤其强调实践教学,畅通校企合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将学生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将大学生旺盛的精力和活跃的思维吸引过来,将其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无限想象和憧憬落到实处,增强创业信心,不怕挫折和失败。

 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实际上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助力, 承担着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更应该加大工匠精神的培育力度。(四)

 培育工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实现更大人生价值大学生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他们希望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通过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为大学生开启自我成长、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新征程。

 每个人都可以树立强烈的自我成长目标,根据兴趣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依靠辛勤奋斗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每个人都可以依靠天赋和实干实现未来快乐、体面、有尊严地工作生活,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观念更新,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态度都发生了变化。

 从就业态度来说,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一代,或最多有一个兄弟姐妹,原生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较好,大学生毕业后可以暂时不为生计考虑,去找寻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而且当前在互联网信息无障碍传播下,大学生接收到的就业渠道也越来越多,选择性更强。

 这种就业情况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 另一方面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为大家都想找到理想的职业。

 因此,为了实现更大的理想,从大学时代就要用工匠精神塑造自我。

 从就业形势来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但未来毕业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尽管可能有很多可选择余地,但找到喜欢的工作并不容易。

 所以,在校大学生要提前准备,在学习生活中有效地融入工匠精神,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收起浮躁,不断打磨自己;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要严格自律,以严谨、认真、钻研的学习态度储备知识;有意识地在实践过程中养成创新思维,参加各种创业理论和实践比赛等,为未来创业做好准备。

 当今时代,挣钱固然重要,但被社会认可,实现自我价值才是人生最高层次的理想。

 而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的精神信仰, 敬业守信的人格修养,吃苦耐劳的个人品质,创新创造的个性思维,都会无形中提高大学生的个体竞争力,助力张桂梅: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12 · ·

 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人生价值。综上,无论是从时代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还是从大学生个体需求的角度,工匠精神培育的作用都不容小觑。

 正如有学者所言:“‘德’中有工匠精神和品质,‘才’中有工匠素质和技能的新时代大学生,一定能如虎添翼,担当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任。

 ” [6]三、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工匠精神对于引导大学生发奋图强、自强不息、敢想敢为都意义非凡。

 重视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必须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并在实践中有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再加上整合借助企业等社会力量,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合力。(一)将工匠精神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要让工匠精神能够真正融入大学生内心,化为学习生活的动力,就要将工匠精神的内容设计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到具体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主要有培养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介绍等。

 从宏观上讲,工匠精神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

篇三: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

誊警,羹≥。、戮、教育理论研究≯鬻黪2jj置浅论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刘海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4)摘 要:文章考察了工匠精神的历史渊源与基本内核,分析了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在校园文化建设、专业教育和德育工作中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路径,以期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关键词:工匠精神 德育 校园文化科学与人文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因其紧密吻合和对应着当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成为我国发展语境中的重要概念[¨。工匠在古代一般指从事手工业的匠人,如铁匠、木匠、砖匠等。他们都掌握了一门手工技艺并赖此谋生;在现代则泛指生产一线手工操作、具体制作的工人、技师和工程师等Ⅲ。工匠精神就是工匠们在手工产品设计、技艺、制作、质量要求中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国拥有悠久的工匠文化。历代工匠为国家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书写了一部蔚为壮观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随着机器化大生产取代传统手工业,人们不再重视手工业劳动,开始轻视工匠精神,甚至有观点认为工匠精神已经过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前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工程师和能工巧匠,培育他们的工匠精神。就是培养他们优良的品质。从而从思想上保证国家建设,契合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育当代大学生——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能工巧匠及工程科技事业的管理者、服务者的工匠精神势在必行。一、中国工匠穗神的历史渊源与内涵《周礼-考工记》记载:“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忍,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业。”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发明这些创造的工匠的伟大,不仅在行业内部,普通群众亦崇拜、敬仰他们,视他们为“济世圣人”,部分“圣人”甚至成为民间信仰的对象。除了辉煌的发明成就外,古人们还铭记着“圣人”们的精神,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形成了以“学艺先做人”、“德艺兼修、以德为先”、“精益求精、止于至善”为代表的传统工匠精神E3},形成了丰富的内涵。过往的内涵研究揭示了当代工匠精神应包括设计、制作、传承等各个环节,学术界提出了“尚巧的创造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4】,以及“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创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刨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23等不同说法。概而言之。当代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匠心独运的创新精神。一般认为工匠注重的应当是生产过程中的技能,而不过多要求他们在产品开发和设计领域内的造诣,这就造成很多时候产品形式单一而缺乏“灵魂”。以德国为例,设计一直是工匠培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设计的训练培养了工匠们良好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并不要求学生撰写论文以毕业,而要求学生设计图纸、制作模型作为毕业设计。极大地培育了他们的创新和实践精神【5】。工匠是中国古代辉煌的物质文化的创造者,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瓷器、服饰等文物及文物上精美的纹饰都是工匠设计、创造和制作的。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熔铸在工匠的产品里面,表现在作品的细节和作品的创意上。因此,创新精神应当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工匠心手相一的本质要求。现代科技发展的灵魂是创新。要求在设计、技术方面有所创造是对现代工匠的基本要求。创薪应是额时期工匠的人生追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一种对现状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改变、不断进取的精神。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国家或者社会都需要创新,如果安于现状。人民和国家都将会被其他竞争者所超越,都有可能陷入“落后”的被动局面。所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创新性更加重要。2.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一般认为精益求精就是注重细节.真正的工匠应当认同工作的内在价值,孜孜以质量和技术的提升,享受工作本身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把外在功利的价值放在次要的位置嘲,要做到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从而使产品的质量得以保证。以往的这种认识将精益求精集中于制造环节,忽视在产品源头和去向上也应当保证品质,因此品质的保证应贯穿于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服务的全过程。特别是当代社会,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石是品质,应当走出产品机械化的重复和模仿,推出良品、精品。这就要求工匠在设计上要有灵性、在生产中要有品性、在服务中要有韧性,最终达到品质至上的目的。—.170—.万方数据

 3.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精神。“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传统天人观及天人关系理论。也称究天人之际。天在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中包括万物在内的整个自然界。入包括所有人的个体,也包括整个人类;既包括人的精神意识,又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中国哲学史上,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工匠精神就是传统工匠实践活动(人道)与天道合一的体现。中国古代有句古话,叫“技近乎艺,艺近乎道”,很好地诠释了技术、人艺与天道三者之间的关系阴。一方面。工匠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手工劳作,劳动的三原则是“人们应该做值得做的工作,愉快的工作,以及在轻松条件下完成的工作”,因而有人提出劳动应当“Back to Nature(回归自然)”【8】。劳动应当道法自然,使艺术创作、技术生产与人和自然相统一,在古代产生了一个个和谐的手工业文明。在当代或许就是中国后工业时代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工匠个人应当通过手中的技艺领悟到“道”的真谛,实现人生意义的跨越,因而,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应当是通过技艺理解世界。从“游于艺”的状态到达“心和于道”【4】。二、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以往的研究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对象主要限定为职校学生,实际上社会各行各业均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特别是科学家、工程师等群体。普通高校学生作为未来这个群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对他们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1.人才的精神面貌关系未来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发展之本。工程、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亦是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塑造一个人才的气质,这种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对技、艺、道之间升华的追求,体现了人才极高的产品意识和质量意识.是未来工程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工匠精神要求人们从业过程中必须有耐心、专注、坚持,不急不躁,持之以恒。实际上是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匠精神是一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这种精神是当今时代所缺乏的.是我国在改革创新时代所迫切需要的。2.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工业制造强国的形成与他们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密切相关.其中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制造强国特别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有着非常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在这种环境下培育出来的建设者有着团结向上的职业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追求完美的境界,他们的建设者把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当作极具荣誉感的褒奖[4】。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德国、日本生产出来的产品普遍具有创新的设计、良好的品质,使得他们的产品行销全世界.在制造业当中屹立不倒。在当前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过程中,必然要求产品的品质在设计、制造和服务等领域全面提升,就必然要求端正建设者的态度、追求和职业精神,因此培育未来建设者的工匠精神则成为必然需求。特别在高精尖领域。未来的中国建设者必须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保证中国品质。两蛑第l_9_期(总第759期、囊鳞i孽《I磷j3.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综合素养。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工匠精神强调专业的深度学习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弘扬优秀的工匠文化。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而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文科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合理路径,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与所有从业者的生涯息息相关,是个人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9】。一方面,拥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得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个人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拥有坚韧的品质,可以使自己最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同时,虽然现代社会经济理性主义取代了人本主义成为工作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支撑当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人们从事一切制造、生产、服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活机械化等问题。是经济理性主义无法解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必会走上一条自我反省的道路。为避免大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人本主义精神的散失。在大学阶段对其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使其未来能较好地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中人本主义的复兴和自我发展。三、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1.建设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当代中国的工业化.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活机械化,甚至社会风气和伦理道德全面滑坡等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总结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经验,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复兴手工艺,提倡手工艺生活,使之成为影响民众的生活方式.从而有助于中国社会走出工业化is3。同时,复兴民族的、大众的工艺传统和文化,不仅仅是遗产保护、工艺传统的延续和光大,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回归。某种意义上代表民族精神的复兴和中华民族伟大传统的回归[8]。因此。高校应建设“尊重手工劳动、尊敬工匠”的校园文化.也应担负起手工艺教育的重任。通过通识课教学、专题讲座、参观考察、演讲、比赛、展览、晚会等形式,积极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传播和弘扬工匠精神。特别是开设中国传统手工艺等通识课程,可以深入普及工匠文化,让学生了解工匠、理解工匠精神及其重大意义。一系列校园文化的引领。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接收和吸纳工匠精神,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工匠精神所传承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文化内涵,更能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从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标。2.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当融入专业教育中,包括专业理论的学习和专业实践。人文艺术类专业的手工艺教育,不仅要讲授其文化、艺术和审美价值。而且要强调其技术内涵,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理工科专业在专业教学中,一方面要回顾本学科的发展史和重要人物,以彰显科技事业发展的艰辛及其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赞扬和提倡手工劳动。鼓励学生采用手工设计、制作、修改相关作业和毕业设计。以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手工劳动带来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下转第152页)..171一攀繇 滋蓉警。一.√鬟万方数据

 誊赢∞1¨{、 .,“。∞∞ 、, ∞蟛臻々。j一警i攀漩;鬣编鬻。、,参;、黟鬻鬻戆瓣i≥_『『薯?群彩鳓物鳍o?I⋯。誉葶饕箩簿i三、高职学生职业认同的改进对策(一)加强职业养成教育,培养职业素质。通过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行为习惯,培育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岗位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的要求,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学校可以为在校学生设立“养成教育周”,根据专业特点制订养成教育周活动方案和目标,鼓励班级自拟养成教育主题,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学校要做好养成教育的监督、反馈和总结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操守。学生还可以开设养成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素质。(二)深化职业指导教育,提高职业规划能力。从大一新生入校后即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使学生尽早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学校社团体系,打造特色校园活动,定期开展职业规划大赛,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认真做好实习双选会,加强实习指导,制定实习手册,明晰实习制度,实习指导老师通过实习日志等方式掌握学生实习动态,及时疏导学生的实习困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人”意识。加大就业推荐力度,将就业推荐与学生的在校表现挂钩,并制定相应的量化细则,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职业能力。(三)推进校企合作。强化职业意识。持续推迸校企合作,对校企合作模式精耕细作,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设立企业奖、助学金,成立定向培养班级,如“洲际精英班”、“蓝蛙班”等;校企联合开展学生职业技能比赛,特邀企业管理者担任评委;举办企业家论坛,搭建沟通平台,使学生拓宽职业视野。了解职业特征与需求,把握职业前沿动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不断锤炼职业技能,强化职业意识。(四)增进校友交流,树立职业认同榜样。学校要建立校友库,设置校友会工作机构,增进校友交流.邀请在职业领域中取得一定成就的校友来校举办沙龙、工作坊、讲座等。分享职业生涯历程与经验,传授职业发展方法,以自身职业轨迹鼓舞学生,为学生树立典型榜样,增强学生的职业动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参考文献:[1]欧阳卫.江西某职院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3):65---66.[2]魏会超,秦兴顺.高职学生职业认同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对高职院校汽车运...

篇四: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

前言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当代最活跃的群体,是传播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要力量,是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的生力军 [1]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媒体在数字电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等多元化因素刺激下顺势而出,大学生是新时代新媒体运用与获益的一大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新时代工匠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增强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对于助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推进国家工业强国战略具有高度的理论意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二、新媒体的特点及给当代教育带来的变革新媒体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作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以及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由于新媒体具有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强、传播渠道多、信息资源海量等特点,在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教育观念、内容、手段、模式等全方位的变革。当代大学生群体以“00后”为主,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更加偏好于图片、音频、视频等传播途径和方式,体验式、互动式、浸入式学习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更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要实现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也需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借助新媒体这一技术形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介,通过微课、慕课等教育平台,打破传统教育方式“我说你听”的单向理论灌输,促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互动,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互动,抢占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真正以大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浅析张瑞琪(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各种传媒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宣传作用,提高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关键词]新媒体;工匠精神;大学生;培育[基金项目]2018年度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18SK0001)[作者简介]张瑞琪(2000—),女,内蒙古赤峰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在读(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中图分类号]R7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2021)17-0177-04 [收稿日期]2021-01-202021年 4月第 17期Apr.2021No.17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ANDTEACHINGFORUM177 - -

 学生喜闻乐见和紧跟时代潮流的形式,实现新时代工匠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三、新媒体在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作用(一)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提高工匠精神培育效果马克思认为, “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说,人活于世并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依存社会而存在,现实中的自我,是个体自身与社会外部环境互动的产物。工匠精神培育,如果仅局限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进行枯燥的宣讲,对于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理解,就会显得抽象、肤浅并且流于形式,无法内化为自身价值取向。只有从大学生角度出发,让他们发自内心主动地接受工匠精神教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运用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者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培育工匠精神的效果。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所以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建设“工匠精神云课堂”,充分发挥新媒体资源在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及手段中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专业网站、官方媒体等主旋律平台,分享弘扬工匠精神的作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结合课堂内容录制工匠精神起源、传统工匠文化解析和新时代工匠精神人物评说等理论性和趣味性交互的慕课视频,生动立体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深刻地领会工匠精神及其内在价值,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近几年基于新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智慧教室,支持远程互动以及更多教学场景,可以“互联网+工匠精神”等形式,实现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应充分借助微课和微视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突破传统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枯燥,空间和场域受限的问题,打造传播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云课堂”。(二)改进教学模式,增强针对性,提升趣味性新媒体所具有的数字化、网络化特征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时对教师的依赖,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生和教师具有相同的机会面对知识。教师应围绕工匠精神的主体,实施基于问题、案例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倡导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推动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借助新媒体技术,教师由过去的知识灌输者、传授者、把关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可以教师与学生合作建设“工匠精神案例库”。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讨论研究的基础上,由学生以演讲或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工匠精神相关内容的分享。从同龄人的角度进行工匠精神传播,无论是内容本身的展现形式还是讲述者的语言风格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学习通常是被动和机械式的,新媒体技术为个体参与传播过程提供了一个双向通道,学生在该过程中既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学习者个体因此可以主动参与 [3] 。新媒体使学生与他人一起形成、发展和创造关于某一事物的共同知识和符合情境的个体知识。学生也从一个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的知识创造者,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能够及时、自由地进行自我表达,与他人(包括教师、专家、同学等)分享观点,接受他人的判断、评价,保持与他人的持续对话。在对话与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4] 。此外,课堂上学生通过将自己的手机与智慧教室网络系统相连接,运用智慧教室的移动客户端功能进行课堂互动,与教师围绕新时代工匠精神等课题进行讨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多端远程、互动教学。这种“互联网+思政课”的模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互动意识,使课堂内容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三)新媒体助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文化是一定的人群在一定环境下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人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校园文化是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传承,渐渐积累起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生存在与发展的支撑力和内驱力,是大学对外展示形象、提升品牌,对内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构建共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5] 。加拿大的著名学者斯蒂芬利考克教授在《我见之牛津》一书中深有感触地讲到:

 “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校园是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 4月178 - -

 每一个大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在读期间每个大学生80%以上的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因此高校对良好校园文化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在校生,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环境具有一种环境教育的力量,对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 。以校园微信公众号、微博为主要推手,搭建师生一体化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让师生可以在网上学习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拓宽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渠道。首先,学校可以开通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借助校园大学生群体庞大的“粉丝效应”来积攒人气、扩大规模,当达到一定影响程度的时候,可以开设大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教育专栏,定时定期推送原创或转发一些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和学术文章,在专栏下方设置评论区,通过精选优质留言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弘扬和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学校可以建立以学院、专业或班级为单位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交流群,在群内定期转发有关传统工匠典故、新时代工匠精神事迹的文章资料和视频集锦,鼓励大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各抒己见,互相学习,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培养效果。在这种线上交流学习的形式下,学生更愿意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和学校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到工匠精神教育的效果和对学生的影响,得到教育效果真实的反馈。同时还可以定期以群内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工匠精神相关问题和现有培育形式的观点看法和建议,从而有选择地优化和改进培育方法和途径。再次,利用微信、微博多样化的互动特性,发起高校“优秀工匠”校园投票,鼓励校园师生踊跃参与,一起评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心仪的杰出工匠。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可以对候选人的事迹案例进一步了解,同时对新时代工匠精神各种含义在现实中的不同展现形成更广阔的认识。从传媒的角度,要控制自为型舆论,引导自在型舆论,还可以培养意见领袖,进而传播正能量,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形成全民全社会关注学习工匠精神的风潮。最后,新媒体拓展了信息传播通道,为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来源。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数据,以及连接其他能够提供信息、反馈和经验的人等,都可以提供工匠人物、工匠精神的相关信息,为信息联通、重组和再造提供了条件。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学生除了接受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有关工匠精神的知识外,还可以从博客、开放式课程、网络资源库等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为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加工以及促使信息呈现出活跃的、快速发展的、生成性的新型特征提供了便利 [3] 。(四)新媒体助力课外及实践活动,提高工匠精神实践效果要实现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方位融入,首先应该进行系统完整、专业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高校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建设体现专业特点的校内实训基地。例如工科院校的实习,紧密结合工匠精神,加大对工匠精神的体验力度;文科类如新闻类文科专业,可建立高清演播室、图像处理实训室以及新闻采编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基地。除此之外,可以借助VR、智慧教室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及配套系统,让学生能在较为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开展项目演练,提前感知未来职业生涯的氛围,使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不只停留于理论层面,更要让他们切身感受工匠精神对实践活动的指导,运用学到的工匠精神理论完成实践项目,真正做到将工匠精神外化于生活实践之中。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和宣传新时代工匠精神。跟踪大国工匠、艺术家们的工作,利用新媒体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等特点,将大师们追求卓越、一丝不苟、独具匠心的工匠精神,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并进一步利用新媒体无时间限制、随时加工发布的优势,实现视频的实时发布。不同院系或不同专业可以分别围绕不同行业、不同年代或不同主题,制作一批经典的工匠精神系列专题片,形成系列化、多视角的工匠精神专题资源库,还可以在校际进行交流、展演、研讨等。新媒体交互性极强,通过新媒体的互动,能够发出更多的声音,影响信息传播者。同时,现在各学校要求大学生定期进行“青年大学习”的观看与答题,往期包括了经济发展、党张瑞琪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浅析 第 17期179 - -

 史经典等丰富内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可以将工匠精神培育与“青年大学习”相结合,建立工匠精神特辑,对代表工匠精神的地点、人物、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和介绍,提高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和认知度。相关人物事迹对于学生内心的触动往往会给他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这一途径还可以让所有大学生同等程度地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此外,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亲临生产一线切身感受,去科技馆、职业体验馆参观的方式,丰富大学生工匠精神教育的载体,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还可以定期邀请工匠人物、企业家到校授课、开设讲座,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等。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形式开发“移动互联网+App”企业项目翻转教学平台,创建工匠精神实践资源库,推进新媒体资源与工匠精神相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学术会议、知识竞赛和毕业设计等形式,多方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要建立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大力整合网上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宽工匠精神培育的维度。实现校、企、研多方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

篇五: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

新风浅 论 以 “工 匠 精 神 ” 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界 亚 俊(攀枝花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院,四 川 攀 枝 花 617000)【 【摘要 】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国家亟需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而高校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场所,应结合时代的需求重视大学 生 “工匠精神”的培育,并 以 “工匠精神”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关键词 】“工匠精神”;大学生& 成长成才在当今这个变革转型的时代,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 战,我国要想顺利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的转变,亟需 大量务实创新的人才。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 首次在国家层面被提及,引发了国人广泛的热议和思考。

 2017年在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李克强总理考察天津职 业技术师范大学,看望这里的“工匠之师”,表达了对学校 培育人才要弘扬“工匠精神”的期许。“工匠精神”契合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理念,也契合了核 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方面的内容,“工匠精神”不仅丰富 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也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一种体 现。当前在经济新常态下,弘 扬 “工匠精神”,打造有口碑 的中国品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引领,应成为融 入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中的民族情怀。因此,应当在全社会大 力 倡 导 “工匠精神”。作为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世界第一的中 国,特别要在高校倡导“工匠精神” 的培育,对我国而言,

 以 “工匠精神”引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培养一大批务实创 新的人才显得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一、 #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 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 神理念。“工匠精神”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敬业精神。它是一种追求 极致的职业精神,更是一种专注、执着、一丝不苟,不断超 越,追求事业人生完美的人生态度;第二,持之以恒、淡泊 名利的职业操守。它是一种不为金钱利益所诱惑、崇尚工作 神圣并全力以赴的职业操守,也是一种不投机取巧,坚守职 业道德和操守的品质"第三,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思维方 式。它是一种实践中生成的创新思维方式,是一种主动解决 问题、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二、 高校以“工匠精神”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以”工匠精神”引领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我国正处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这一时期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创新的行动中来。在创业 创新的过程中,只有全体成员拥有高度和责任感和创新意 识,发挥团队精神,才能顺利实现由制造到创新的转型。以 “工匠精神”引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 认识到弘扬“工匠精神”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创业创新是追 逐梦想的过程也是服务社会的过程。大 学 生 弘 扬 “工匠精 神”和服务社会的理念,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能够感知社 会责任的重大,积极地调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冲 突,在发展变化的时代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二)以 “工匠精神”塑造大学生的职业观和创业观2015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匠心筑梦的故事。他们在平凡岗位 上执着追求,从而达到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可见大国 “工匠精神”在职业观的塑造中极为关键,它折射出从业人 员的职业价值观与就业观。大 国 “工匠精神”对大学生就业 也具有指导意义。大学生只有拥有了过硬的业务能力与优良 的职业素质,才能奠定职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的今 天,大学生创业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创业的初始阶 段, “工匠精神”应该植根于每一位大学生创业者的内心,

 只有时刻秉持把产品和服务做精做强的理念,才能在创业中 立于不败之地。(三)

 以 “工匠精神”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的良好 学在今天变革创新的时代亟需大量创新务实的人才。高校 要 以 “工匠精神”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的学术精神。一方 面,“工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独立自主、踏实务实的 学习态度。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克服浮躁心态,脚踏实地、 深入钻研,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另一方面, “工匠精神”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严谨的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品质。能够以追 求完美的态度对待自己学习和生活,并激发对专业的兴趣与 热 。(四)

 以 “工匠精神”引导大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 精“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含义就是创新。精益求精、追求 卓越,本身就包含了不断创新的精神。创新并非盲目的想象 和突发奇想,而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反复打磨而产生的。

 学 习 “工匠精神”,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创 新思 式, 生活 注重观察与思 , 勇 与批 ,大胆地实践,最终化不可能为可能。正是”工匠精神”的这 种敏锐创意、精雕细琢、不断求精的精神支撑,才能使中国 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的转变。因此,“工匠精神”应 当贯穿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只有将“工匠精神”根 植大学生内心,并转化为习惯和品行,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 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1] 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 M ].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2] 刘维涛.让工匠精神涵养时代气质[! ].人民日报,2016 - 06-21.作者简介:乔 亚 俊 (1974. 11—),女,河南开封人,硕 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 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53 •

篇六: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

应如何看待“工匠精神”?

  首先,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将事物做到极致,对待所做事物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神。

 去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了“工匠精神”这一代表着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严谨,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极致等内涵的词汇!于是“工匠精神”也随之火了起来。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呢

 今年 1 月 4 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1895 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高铁、飞机、大炮都造得出来,圆珠笔的圆珠竟然还不能生产!

  而要改变现状,先要改变的是人们的思想,要将工匠精神这种思想深入的贯彻人心。作为大学生,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2016 年 5 月,北大古生物专业毕业生薛逸凡于 2014 年拍摄的毕业照走红了网络,原来在这张“北大 2010 级古生物专业合影”里,只有她一个人。这一略显“奇葩”的合照,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古生物学,这是一个连北大人都不一定知晓的专业。

 而若问曾不被看好出路的薛逸凡如今在做什么,答案是振奋人心的:她已经修完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生物学硕士课程,目前被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医学信息学博士专业录取,从下半年开始带薪

 攻读博士学位。而她最初选择古生物的原因也很简单——“我来元培学院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圆儿时对古生物喜爱的梦。”薛逸凡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专业,比起大多数的大学生,近乎是学到了极致、爱到了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一种体现。

推荐访问: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促进自身成才 践行 工匠 成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文山文库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224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