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山文库网>范文大全 > 整改报告 > 心理学开题报告9篇

心理学开题报告9篇

时间:2022-10-02 10:30:04

心理学开题报告9篇心理学开题报告 应用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大学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专业:应用心理学 学生: 指导教师:** 一、选题背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开题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

心理学开题报告9篇

篇一:心理学开题报告

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大学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专业:应用心理学

  学生:

  指导教师:**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孤独感这一领域。在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差异方面,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唐民等人的研究表明,男生的孤独感水平高于女生。李传银采用 UCLA 量表的调查结果相反,发现女生的孤独感高于男生。国外 Borys 和 Perlman的研究得到男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样的结果。在城乡差异方面,蒋艳菊等人的研究表明,生源地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体验的影响在总分上并不显著,但是在人际孤独这一因素上非常显著:农村生源的大学生体验到更重的人际孤独感。在专业差异方面,邓丽芳、王瑞和郑日昌的研究发现理工类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爱情孤独及社交孤独。在孤独感与网络的关系方面,刘加艳的研究发现网络使用卷入度越高,孤独感越强。但是,Shaw 等人认为网络使用能够降低孤独感,孤独者可以利用网络来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张晓琴等人对84 名经常使用网络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证实了网络服务对网络孤独的直接作用。在孤独感与人格的关系方面,邹赐岚的研究表明孤独感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外向性呈显著的负

 相关。目前,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定性研究不够深入;二是,对孤独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的研究结果尚存有分歧;三是,在影响因素的探讨上对生物、文化因素缺乏分析和研究。

  2.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校大学生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将担负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大学时期个体心理和人格发展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克服孤独感并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最应该受到社会关注的心理要素是孤独感。孤独感是从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而人际信任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孤独感的产生也是缺少社会支持的结果,因此人际信任和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三者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但将这三者联系起来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次将对这三者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以便发现人际信任和领悟社会支持对孤独感影响程度和预测作用,为构筑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与健康生活方式相结合的理论和运作体系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1、研究内容

  本研究一方面拟揭示大学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现状,另一方面拟深入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

  2、研究假设

  (1)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2)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3)人际信任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4)领悟社会支持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关系中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对济南大学大学生采用随机挑选被试、个别施测的方法,分别让被试依次填写人际信任量表(IT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EVSLS),对回收的问卷统一编号,以备以后统计分析。将收集到的问卷利用 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 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来分析数据。

  四、参考文献

  程虹娟,方晓义,蔺秀云。(20XX)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3(3):304-306.

  黄才炎,严标宾。(20XX)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4(3):255-257.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20XX)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8(3):690-693.

  寇宇。(20XX)大学生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河西学院学报,23(6):98-101.

  刘加艳。(20XX)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2(3):286-287.

  庞彤彤,宋凤宁。(20XX)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1(1):63-66.全宏艳,叶茂林,何资桥,周恒彩,龙芬。(20XX)领悟社会支持在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5(6):598-600.

  尚丽娟。(20XX)大学生内外控倾向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社会心理科学,18(4):19-21.

  田可新,唐茂芹,吴昊,李雪静,王秀梅。(20XX)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4(7):657-659.

  徐含笑。(20XX)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人际交往中孤独感的影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6(10)

  指导老师意见及建议:

  签字:年月日

篇二:心理学开题报告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青少年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姓

 名

 ×

  ×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学

 号

 ×××××××

 学

 院

 教育学院

 指导教师

  ※※※

 淮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现状:

 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Block 在 1950 年提出了 ego-resiliency(自我心理弹性)这个概念,这可能是心理学界第一次使用 resiliency(心理弹性)这个术语(Block,1996)。而美国心理学家 Rutter、Garmezy 等人于上世纪 70 年代对 resiliency(心理弹性)的大量研究为以后心理弹性的广泛研究奠定了基础。虽然心理弹性已经有着 50 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对于心理弹性的概念、测量工具等方面研究者都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不同的研究者对心理弹性有不同的定义,但总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作为个体品质进行定义、作为一种适应过程进行定义、作为一种适应结果进行定义。作为个体品质进行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作为一种适应过程进行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作为一种适应结果进行定义,重点从个体遭遇逆境后的结果性表现来定义心理弹性。

 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戚、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会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资上的联系程度。在应激研究领域, 一般是指在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学术界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

 已有研究证明个体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与否与其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关系,社会支持的缺乏与个人的社会惰性、焦虑、担忧、压抑甚至物质滥用都有显著的负相关。

 关于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大量文献已证实社会支持能缓冲压力、逆境事件对身体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个体的身心健康。国内外对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及其与个体行为对应方式的关系研究较为流行,集中领域大多是弱势群体。Daniel Fu 从心理弹性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视角讨论了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人的心理健康不同的影响,揭示了同伴支持很重要。罗鹏程等的研究认为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目前国内外关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关系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儿童和贫困大学生的研究,把社会支持作为心理弹性的一种保护性资源,期间存在很大的正相关。对于青少年,研究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关系的文章较少。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特殊时期,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关系进行相关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他们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现状,有助于家长、教师及社会心理工作者指导学生如何获取社会支持,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弹性。

 可行性分析:

 1、 资料准备方面:拥有与该研究课题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可为本研究提供解释依据。

 2、 研究工具方面:采用张文新等修订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A)和肖水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

 3、 研究实施方面:随机选取淮北 4 所初高中发放问卷,采用问卷调查,可操作性强。

 4、 课题指导者方面:指导老师在学习心理、情绪心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可对指导本论文的撰写提供及时帮助。

 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研究的关键问题:

 1.了解了解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现状并调查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特征。

 2.确定初中生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3.归纳研究结论,提出建议和展望。

 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对初中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运用 SPSS18.0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再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任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得出结论。

 文献分析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与本研究相关的专著、期刊文献等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把握前人研究的现状,发现前人研究的不足,找到本研究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问卷调查:通过对淮北市青少年发放量表并现场收回,从量化的角度对研究结果给予科学的解释,提高研究的说服力。

 三、论文纲要 1、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本次研究的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与工具:包括被试的选取、测量工具、施测过程、数据统计与分析等; 3、结果: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4、分析与讨论: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解释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因; 5、结论: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研究的结论,分条列出。

 四、主要参考文献 高丙成,刘儒德.(2011).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类型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心理科学,34(3),608-612. 金灿灿,侯珂等.(2011).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心理科学,34(6),1353-1359. 李永鑫,聂光辉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9(6),127-130. 李 志 凯 ,(2009). 留 守 儿 童 心 理 弹 性 与 社 会 支 持 的 关 系 研 究 . 中 国 健 康 心 理 学 杂志,17(4),440-441. 席居哲,桑标等.(2011).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06,607-618. 席居哲,桑标等.(2011).心理弹性儿童的心理理论.心理科学,34(3),581-587. 席居哲,左志宏等.(2008).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31(4),995-998. 张琳琳,(2012).大专生情绪弹性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年

 月

 日 日六、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年

 月

 日 日注: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二周内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接受学校和学院抽查。

 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二周内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接受学校和学院抽查。

篇三:心理学开题报告

问题的提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形成的影响)

 中国人不仅重视家庭教育,而且对家庭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家庭教育经验和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并没有被广大家庭教育者所学习或接受,很多家长仍然坚持相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对的。并且中国式教育现在存在两个极端,以学习家长完全放任孩子“自由生长”,而一些有什么都管,孩子完全没有自己思考的机会。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研究,人们头脑中家庭教育的概念非常模糊,80 年代家庭教育兴起之后,许多有识之士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弄清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从笔者掌握的材料来看,大多数研究者通过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比较,来论述家庭教育的特点。如郑刚(1983)认为家庭教育特点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密切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的同一性,家庭教育的早期性,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的深刻性,社会要求与父母个别要求的并存性。杜珠珍(1987)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五个特点:广泛的社会性、天然的早期性、及时的针对性、血缘的天然性、全程的连续性,并指出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所无法企及的优势。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复兴就是家庭教育功能的最好体现,80 年代初“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观点迅速流传全国百万家庭,同时有大量通过总结本人或他人经验论述家庭教育具有培育人才重要功能的文章发表。1983 年余心言就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家庭教育是国家培养一代新人的大事,聂荣臻、康克清等国家领导人发表了社会各界都应当重视家庭教育的观点。其后,有一些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视角论述了家庭教育对于年轻一代成长的教育功能;还有一些学者指出了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同期,一些心理学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发展的作用,如黄佳芬等(1984)对上海复旦中学初二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学习。

 家庭教育定义是家庭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它的认识在家庭教育研究中尤为重要。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学者对于家庭教育的定义基本上是观察现实而来的,如赵忠心(1988)指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其子女和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实施的环境是家庭,教育者是家里的长者,受教育者是子女或家庭成员中的年幼者。”90 年代以来,美国学者从社会学角度阐释家庭教育的新定义传到大陆,如达翎(Darling,1987)的家庭生活教育就是“透过个人与家庭其各层面环境资源间的互动状况,来保存及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得到中国部分学者认同,如马和民(1998)对家庭教育的解释:“若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家庭教育既指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又指家庭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教育功能。前者指的是受教育者在家庭中所受到的由其家庭成员(不论长幼,但主要是指父母)施予的自觉或非自觉的、经验性的或有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等多种水平上的影响;后者则指家庭诸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的‘隐性’影响。”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把幼者对于长者的影响、把家庭环境的无意识影响当作家庭教育容易造成逻辑矛盾,不利于家庭教育研究的深入。

 2、课题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2、课题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心理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虽然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下,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孩子自出生,

 首先接触到的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儿童期是孩子最易接受影响、心理形成最迅速的阶段。因此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首任教师",家庭为孩子心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误区去进一步研究在后天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对儿童心理的发展造成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期望能充实家庭教育理论。

 现实意义:提及孩子成才问题,人们会立即想到学校的重大作用。孰不知在成才过程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自呱呱坠地到会说会跑,无不与父母息息相关。幼儿时期,孩子连父母的说话、走路姿势都在模仿,当孩子长大一些,则受父母的思想、行为、处世方法、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煞费苦心,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育人观,往往得不到预想的效果。家庭对一个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父母应赋予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只是物质上的,重要的是一个使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儿童阶段,孩子思想尚未定型,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影响,他们往往都不加取舍地去接受。因而父母的思想、作风,平日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印痕。本论文对某某某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从现实出发,试图了解和帮助学生们健康成长。

 4、文献综述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间学校。目前加强基础教育已普遍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还未能达成统一,存在严重脱节、偏差、残缺的现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方法、观念、过程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结合。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往往是孩子的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成熟的要求,以及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自身的教养水平等方面,决定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的偏差对孩子的心理素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突出存在的几种家教方式及其影响如下:

  (一)专制型的家教。

  专制型的父母表现为对孩子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这一类的父母所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信条,在家里往往是企图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不准孩子有自己的见解,要求孩子去做其所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到则打,“不听话”则骂。例如:我班一名女生蔡某,长得活泼可爱,能说会道。升上二年级后,学习成绩不理想。其父母就恨铁不成钢,整天在孩子面前埋怨、唠叨。孩子听腻了,产生了忧虑、退缩的心理,怀疑自己,开始厌倦学习,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甚至在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孩子也变得沉默寡言。

 (二)溺爱型的家教。

  溺爱型的父母很少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约束自我行为,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也不予管教。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一切以孩子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以孩子的欲望为满足。在学习上表现出孩子的独立精神严重缺乏,有极强的依赖性。父母在学习上往往是孩子的秘书:作业,家长陪着做。作业完成不了,家长帮着抄。往往是:功课好,自家孩子能力强!成绩差,老师没教好!父母对

 孩子漠不关心,也无一定要求,放任让孩子随心所欲,自由发展。使孩子的错误思想行为习惯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引导,导致恶性发展。在学习上表现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消极,很少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我班的一位男生潘某某,因生母病死,他父亲再婚。他不听后母的话,再加上父母很少过问他的生活和学习,关系相当紧张。由于生活无人照料,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该生经常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有一天他缺课了,当我打电话到他家时,他父亲说:“我去看看,昨晚有没有进来睡觉。”长期以来的放任,使孩子渐渐养成散漫的坏习惯。

 二、成因分析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庭经济情况恶化、成员之间关系不和谐以及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意向、修养、习惯的不同,对孩子的教育专制、或溺爱,都会导致产生上述家庭教育误区,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与伤害,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甚至人格。笔者分析普遍是下几个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父母忙于打理生意,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孩子。也有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是老师的事,不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孩子心理上的关爱与正确引导。

  (二)父母无法对孩子给予物质的同时确保精神上的关爱。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了,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孩子的吃、穿、玩、学习条件基本上是前所未有地得到最大的满足。但是,父母经常会忽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忽视对孩子的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断层造成父母的素质修养普遍不高,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当地经济虽然发达,但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孩子的父母中学未毕业。因此,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方法往往存在偏差。

  (四)目前,社会对好学生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升学过程,很多父母认为学生的学习好坏,主要由考试的分数来决定的。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关注往往不是孩子独立性、自信心和探索精神,而是考试、作业、课堂的情况,很多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沟通缺乏,甚至没有。

  (五)个别家庭经济和家庭成员情感关系不良客观存在。处在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家庭生活还很贫困,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在无形中被削弱。家庭成员之间的特别是父母关系出危机,造成对孩子心理影响。

  可以说家长对的教育要求、教育期望和在教育方式上的偏差,家庭的亲子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受教育条件的不健全是导致家庭教偏差的主要原因。

 5、研究内容和方法

 5、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问题提出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研究目的、方法、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家庭环境的定义

 (二)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三、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调查及分析

 四、当前家庭教育环境中的缺陷

 (一)家庭物质条件的不充分利用

 (二)片面的家庭观念

  (三)错误的家教方式

 (四)不良的家庭气氛

 五、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对策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二)创造和谐、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

 (三)热情积极地引导孩子正确交往

 (四)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

 (五)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榜样

 (六)家庭教育要善于把快乐融于日常的教育中

 6、参考文献 [1]刘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J],新疆社科论坛,2007,(3):89-90.

 [2]王德勇.家庭教育误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0).

 [3]胡立平.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7,(1):10.

篇四:心理学开题报告

课题背景 幼儿在早期的发育过程中,通过和自己父母亲人长时间的情感交流和情绪互动,形成了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情节。依恋是幼儿开始出现特定社会性的表现,这种情绪决定了幼儿只接近某些特定的人。当幼儿被父母送到幼儿园,会接触除父母亲人之外的其他人员,这会使他们感到害怕、恐惧、不安,引起他们一系列的哭闹、尖叫、跺脚等行为,出现本能的一种防御和警惕。具体表现为: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饮食减少甚至是拒绝进食。心理学和幼儿园教育理论把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幼儿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情绪。入园分离焦虑有着焦虑的一般特点,又有着新入园幼儿这一年龄段的独特之处。一些研究学者发现,分离焦虑会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生理上,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因此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一周左右会生病。心理上,情况严重的将会阻碍幼儿智力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人们对孩子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家长都会选择更早的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学习、生活,推动他们早期智力、身心综合能力的发展。然而调查发现,在新入园得幼儿中,大部分孩子都有较严重的“分离焦虑”。他们都处于从家庭到幼儿园的适应、过渡阶段,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从熟悉的父母亲人到陌生的老师、同学,在心里产生各种复杂交织的情绪,包括抵触、害怕、恐惧等等,这种现象令很多家长忧心忡忡,而又无从解惑。因此,如何有效帮助新入园幼儿缓解焦虑,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的大家庭,是当今急于解决的问题。对此做一定的研究,是家长期待的,也是幼儿园教育需要的。

  二、论文类型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长期面对各类学生、家长、教师,基于此,本人的论文类型为(理论性)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研究,是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儿童分离焦虑问题关注度的提升,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包括:幼儿社交性焦虑研究、幼儿恐怖性焦虑研究、亲子依恋研究、儿童认知理论研究、儿童精神分析理论等。任何一种理论的完善都需要建

 立在其他更多理论的研究成果之上,进行幼儿分离焦虑的研究,有助于为幼儿其他精神、心理问题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资料和理论基础,对幼儿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实践意义 1、有利于响应党中央对教育战略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了党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以及对教育的迫切渴望,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性的改革。而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决定教育成功与否的基础。对分离焦虑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儿童教育内涵的完善,有利于跟随党中央的步伐,为我国的素质教育贡献一点力量。

 2、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让父母亲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具体教育。他们更善于运用大众化的方式去管理和教育孩子。分离焦虑的研究有助于家长更清楚的认识幼儿成长发展过程的变化,有利于帮助父母找到更好的方法帮助孩子成长,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防止幼儿分离焦虑的有害心理发生。

 3、有利于学校对新入园幼儿的管理。分离焦虑的研究可以为幼儿园解决新入园幼儿焦虑问题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有利于幼儿园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家园合作共育,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育、能力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国内外现状分析

 (一)分离焦虑国外相关研究 英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认为焦虑是个人的人格及存在的基本价值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忧虑。人的本性和人的存在是发展的,人的存在感对人的本性起整合作用,它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人达到自我完善。然而当人的存在受到威胁,体验不到自我的存在,与人的本性无法整合时,焦虑就会出现。

 1877 年,俄国教育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随着西方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被介绍到俄国,引起了心理学家对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研究方法的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20 世纪 30 年代后,维果茨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等人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方面作了很多工作。维果茨基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来研究,强调儿童发展中教育与教学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布隆斯基则强调儿童个性乃是“心理、生物的统一体”,只有

 把个性作为心理和生理的整体,在儿童的整个生活背景基础上,才能科学地揭示儿童个性的形成;鲁宾斯坦则认为心理与活动是统一的,主张心理不但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是在活动中形成的。

 1932 年,瓦西布恩记录了从 18 个月到 4.5 岁儿童每天入园头 15 分钟的社会行为。后来,吉尔席而德、范特、海尼克、雷耶等人也在这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20 世纪 40 年代,随着弗洛伊德理论的流传,有关儿童与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卫生的内容进入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990 年, Ollendick 等出版了《学校恐惧与分离焦虑》(School phobia and separation anxiety)一书,从诊断、病源学、评估和干预等视角对学校恐惧的研究作了回顾和研讨,并特别研讨了学校恐惧和分离焦虑之间的关系。

 (二)分离焦虑国内相关研究 早在上世纪 30、40 年代,人们就开始关注婴幼儿分离焦虑,当时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神经症,应从消极依赖型人格角度进行研究,因为它实质上是人格内部缺乏广泛的调解能力所致。90 年代后,人们更注重从环境与遗传等多个角度来研讨分离焦虑发生的原因。发展到今天,人们将分离焦虑的原因苦熬站到了更广的范围。

 1980 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反映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般观点和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除此之外,还相继出版了一些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译著、专著和教材,教育心理学空前繁荣。分离焦虑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也得到了不断发展。

 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幼教专家和部分幼儿教师正在不断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对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做了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幼儿心理学》指出:消极的情绪会降低活动效率,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并对心理活动起破坏、瓦解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消极情绪对幼儿心理造成的危害,尽量克服他们这种“分离焦虑”的现象。这样有助于他们愉快的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和伙伴、老师友好的相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处事能力和判断能力。

 五、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1、焦虑 焦虑是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是由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

 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弗洛伊德最早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过焦虑的问题。他认为焦虑是自我和本我之间、本能欲望和现实调节之间冲突的结果。当本能的能量聚集太多以致不能用习惯的方式应付时,就会造成精神创伤。

 后来,许多分析学家曾对焦虑理论加以修订,如 H.S.沙利文认为,焦虑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未能以社会许可的方式得到满足的结果。又如有的精神分析学家根据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焦虑是潜意识中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原因和过程不为本人所认识。还有学习理论家或行为主义者认为,焦虑是一种获得性行为,是遵循学习的规律并与某些情境形成联系的结果。例如,当儿童不高兴时偶然遇见一只狗,这种初次及以后见到狗时出现的回避行为,将会使儿童失去重新认识该情境的机会,并使其焦虑、恐惧情绪得到强化。其后,儿童不但对真实的狗,而且对与狗有联系的客体或情境也会因泛化作用而引起焦虑反应。“分离焦虑”则是焦虑反应的一种。

 2、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Dissociativeanxiety)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即婴幼儿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它是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

 幼儿入园之初,陌生的环境、老师、小伙伴会给他带来恐惧和安全上的危机感;由于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差,幼儿园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生活上的不适应,害怕无人照顾和帮助引起的不安;在家备受宠爱,入园面对很多陌生的面孔,不知如何面对,出现交往上的不适应;在群体生活中所受的一系列限制和约束,不如在家里自由,同样会给幼儿带来惶恐和不安。这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和情绪波动,让分离焦虑随之而来。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反抗阶段,幼儿表现为嚎陶大哭,又踢又闹;第二个阶段为失望阶段,幼儿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第三个阶段为超脱阶段,幼儿开始接受外人的照料,进行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父母亲人时又会出现悲伤。通过调查研究,这三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大概在 2 周-4 周。

 3、调试方式 入园初期的幼儿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发展的敏感期。面对这类刚入园的孩子产生的分离焦虑,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索找寻合适的方

 法。一是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信赖的人,家长在幼儿入园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二是老师,幼儿入园后,老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主导作用,所以要对孩子的情绪、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给予最大照顾。三是环境,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标志着他(她)已经进入了社会,单纯的家庭环境转变为较为复杂的集体环境,要做好幼儿对环境的适应工作,让他们不产生强大的感知赫尔认知落差。四是周围的幼儿,老师应该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交流、表达,尽快习惯新的小伙伴。五是根据幼儿不同性格表现出的不同焦虑症状,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不同的调适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心理学》指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消极情绪的产生对幼儿心理造成的危害,尽量克服他们这种“分离焦虑”的现象。克服这种“分离焦虑”的现象,有助于他们愉快的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和伙伴、教师友好的相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处事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使他们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2、弗洛伊德曾提出,母婴之间稳定的情绪联系的建立,对于社会性与个性的正常发展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这一观点后来获得了行为学家约翰鲍尔贝和当代最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的赞同。埃里克森认为,早期情绪依恋向婴儿提供了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它使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与别人建立起密切的感情联系。以研究黑猩猩著称的学习理论家哈里哈洛和以研究人类学习著称的罗伯特西尔斯则认为,与母亲的密切联系使婴儿习得了全套的社会技能,使他们能够卓有成效地、恰当地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

 3、Campbell 提出引起焦虑的两个条件是直接分离,即儿童与父母完全分离,独自呆着;间接分离,即儿童与父母分离,但与其他人在一起。婴儿焦虑研究发现,当看护者离开婴儿(包括婴儿独自呆着)时,分离焦虑的强度是整个婴儿期最高的,由于没有其他人陪伴,所以不能减轻婴儿对分离的焦虑;相反,当有成人陪伴时,就减轻了婴儿对分离的焦虑,因而此时婴儿对分离的反应较低。

 4、艾因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分为三种:第一种叫做安全依恋,属于这种依恋的一岁孩子大约占 70%。进入实验室以后,他们积极地独自或与妈妈一起进行探究(玩房间里那些没见过的玩具)。与妈妈分离时明显地焦虑。见到妈妈回来非常高兴,与妈妈进行热烈的身体接触。(妈妈在场时与陌生人一起玩)。第二种叫做忧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大约 10%的 1 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进入陌生的实验室以后,虽然

 妈妈在身边,他们已经感到忧虑,不喜欢探究玩具;妈妈走后表现极为痛苦。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双重情感:既想靠近她,又怨恨她的离开,并反抗妈妈主动与他们亲近。即使妈妈在场,也对陌生人非常警觉。第三种叫做忧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大约 20%的一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这些孩子单独和妈妈在一起时对探究玩具不感兴趣。与妈妈分离时表现出较弱的痛苦,妈妈回来时回避与她接触。对陌生人不十分警觉,有时他们象回避妈妈一样回避与忽视陌生人。

  鉴于这三种实验结果,艾因斯沃斯认为,婴儿之所以会形成安全型或不安全型依恋方式,取决于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认为,从孩子一出生,自己就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养育者。平时,她们对孩子的表情和发出的各种信号极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跟孩子进行亲密接触。反抗型不安全依恋的婴儿的母亲看上去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但她们常常错误地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不能与孩子形成同步习惯。这些孩子当中有些属于难养育型儿童,在新生儿期易激惹或反应迟钝。他们的母亲在养育过程中无一定主见,养育方式自相矛盾。对孩子的态度取决于自己的心境,有时热情,有时冷漠,使孩子产生悲伤和怨恨,不能从妈妈那里获得必要的情绪支持和舒适感。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很微弱...

篇五:心理学开题报告

论文-浅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逐渐延长, 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医疗, 狐狸工作着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各自的晚年生活, 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狐狸的重要内容。

 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对于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已成为当今社区忽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理

  心理护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而逐渐衰老, 各项共仍呈直线下降, 如食欲减退,误及记忆力和认识功能减退, 失眠、 视力下降、 两耳失职、 头发变白、 免疫功能低下等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 伴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 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 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社区护理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 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护理指导, 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1 失落感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 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语, 表情淡漠, 情绪低落, 凡事都无动于衷; 有的急躁易怒, 易发脾气, 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 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2 孤独感 老年人由于丧偶、 独居、 离退休、 人际交往减少, 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 生活中空间增多或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导致的行动交往不方便, 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 心理上往往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 进而感到烦躁无聊。

 如:

 有的老年人患脑梗死、 脑萎缩而行动不便, 心理上则产生自卑感, 不愿意出门怕见熟人, 自感低人一等, 整天待在家里象与世隔绝一样, 这样未免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

 1.3 恐惧感 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 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给心理加重负担等问题的发生, 心理上会产生忧虑感或恐惧感, 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噪的情绪, 有的老人身体早感不舒服, 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 对自给儿女增加经济负担, 所以耽误了最佳治疗的时期, 使身体雪上加霜, 增加了心理上的恐惧感。

 1.4 抑郁 呀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和心理失调, 随着老年人的逐渐衰老, 情绪变化也日益明显, 有的老年人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抑郁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的威胁, 从而心理产生恐惧抑郁心理, 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 内心空虚而产生了焦虑及抑郁, 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 社会交往减少, 缺乏归属感, 造成心情抑郁, 遇事灰心, 悲观失望。

 1.5 健忘

 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加, 身体日渐衰老, 智力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 常出现健忘, 由此老年人经常忘记吃药, 刚刚手拿着的东西, 一会儿就东找西找; 出门忘记关门, 然后自问我关门了吗? 这些都是老年人十分常见的健忘现象, 这也是老年人近期记忆力衰退不明显, 所以会出现经常唠叨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 留恋过去, 而对率挛锊桓行巳ぃ荒芙邮埽枷肜匣?/P>

 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 2. 1 角色转变 这是老年人离退休后的心理不适应之一。

 离退休后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化,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却不太一样。据调查工人退休前后心理感受变化不大, 他(她)

 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 有更充足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并且有够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所以心理比较满足,情绪比较稳定, 社会适应良好。

 但退休干部的心理状况就不大相同了, 这些老干部在退休之前, 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 其生活和重心是机关和事业, 离退休后的生活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 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 特别是一些领导岗位的老干部更是感到很不习惯, 很不适应。

 2. 2 经济状况 经济是保证老年人正常日常生活和享受健康的基础,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一般都低于在职人员, 加上医疗服务费用的逐渐上升, 使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缺乏

 独立可靠的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自己的劳动和儿女供给, 对于丧失劳动能力,儿女收入不佳的老年人而言,经济问题更加突出。经济收入的不足,社会地位不高, 因而这类老年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所以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营养, 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享受, 从而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

 2. 3 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单位, 老年人离退休后, 从社会转向家庭, 家庭便成为老年最重要的精神、 物质和生活的依托。

 因此家庭对老年人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然而许多老年人由于丧偶、 独居、 夫妻争吵, 亲友亡故, 婆媳不和, 突发重病等意外刺激, 生活于“空巢家庭” 及不愉快的家庭之中,从而不仅导致生活上的诸多不便,而且在心理上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 4 身心衰老 具有价值观念和思想追求的老年人, 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 都不甘于清闲。他(她)

 们渴望在有生之年, 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 所谓退而不休, 老有所为, 便是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

 然而, 许多志高不减的老年人, 身心健康状况却并不理想。

 他(她)

 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 或者身患多种疾病, 有的在感知、 记忆、 思维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 也非常明显, 这样使得一些老年人陷入深深的苦恼和焦虑之中, 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3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目前, 我国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前三种疾病:

 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其致病原因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因此, 社区护士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对老年人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和生理改变给老年人带来的影响, 还能使老年较好地处理好各种自身的、 家庭的以及社会的心理问题, 使老年人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 健康长寿, 具体措施如下:

 3. 1 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 治疗及康复,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 增强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的能力, 有的老年人总有躯体的某种病症, 可能会加得他(她)

 们的狐独、 恐惧、 抑郁的心理, 社区护士要和蔼、 友善热情的服务, 这样, 可以增加老年人对生活的信心。

 教育老年人要树立坚强的信念, 树立正确的生死。

 从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乐趣。

 善于安慰、控制自己, 对不良情绪进行调节, 适当参加社交活动, 充实精神生活, 安排好家庭生活、 保持家庭和谐与温馨, 取得家庭成员的理解、 支持和照料, 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消除或减少各种心理问题。

 3. 2 帮助老年人保持与社会的接触

 社区护士应多给予老年人特别的关心, 经常主动与他(她)

 们沟通, 帮助他(她)

 们认识自身的变化, 尊重衰老的客观规律, 帮助他(她)

 们安排适应新的生活, 使生活充满情趣, 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她)

 们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 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动力, 摆脱孤独, 消除失落感和不必要的担心。

 如介绍同龄同爱好的人一起谈话, 跳舞、 扭秧歌, 下棋等活动, 使老年人的精神、 心理得到满足。

 3. 3 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

 社会护士多给予老年人特殊的照顾, 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 帮助老年人积极面对疾病, 积极面对各种生活中的问题, 对立正确的对待疾病的志度和信心, 向老年人讲述和示范各种情绪调节法, 如自我教育法, 活动转移法, 沟通调节法, 环境调节法和适当发泄法等,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 除了语言交流外, 社区护士还应该增加一些非语言的交流如轻抚老人, 搀扶老人走路, 帮助老人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等。

 多与老年人交流, 调整他(她)

 们郁闷的情绪。

 3. 4

 保持家庭关系和谐

 老年人身边关心, 亲近的人越多, 生活就越充实, 因此要维持家庭关系和谐。社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多与老年人的家庭进行多方面联系, 教育家属密切配合, 多关心体贴老人, 特别是一些丧偶及患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 安慰开导家属, 使老年人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志度, 减轻其孤独、 恐惧的心理。

 3. 5 帮助老年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培养适当的兴趣和爱好

 社区护士应考虑到老年人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 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当的活动如唱歌、 跳舞、听音乐、 打太极拳、 练气功, 健身活动等等。

 这样能保持机体代谢平衡, 促进身心健康, 延缓衰老, 丰富他(她)

 们离退休后的生活, 并鼓励老年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为社会贡献点余热。

 3. 6 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

  社会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 指导老年人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 充满好奇心, 培养生活情趣, 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种美好的心表, 比吃药更能解决生理上的痛苦” , 老年人要学会挖掘

 自身的快乐的豁达, 更要会享用自身宝贵的资源, 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 豁达,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那么其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社会。

 3. 7 强化老年人智力素质

  鼓励老年人勤于学习, 科学用脑, 善于用科学的知识养生保健,既锻炼了智力,又学会了自我保健和照顾的技能,不是有句话叫 “活到老, 学到老吗? ” 进入老年学习的东西也很多, 如:

 老年自我保健, 老年社会学, 老年心理学, 家政学等, 同时还可以了解国内外大事, 了解社会变更, 更新观念, 紧跟时代步伐, 既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也锻炼了智力。

 .3.8 抑郁的护理

 对一些抑郁的老年人, 社区护工应治疗其心理上的支持, 经常与他(她)

 们交流, 了解他(她)

 们的思想变化和情绪变化。

 在接触这类老年人时首先要尊重他(她)

 们, 比如:

 主动与其打招呼, 耐心听取意见, 积极想办法解决他(她)

 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 使他(她)

 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被他人的重视。

 在尊的基础上关怀老人的生活, 比如了解他(她)

 门的需求, 沟通时的态度要和谐语言亲切温柔, 从而消除他(她)

 们的抑郁心理, 获得老年人的信任, 使他(她)

 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同时让他(她)

 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和室外活动, 保持一定体力, 维持自理生活的能力, 并参加一些文娱活动, 使其精神愉快。

 9 对老年人健康的护理

 首先帮助老年人安排规律的生活, 老年人回将日常生活用品一放就忘,因此社区护工应指导老年人有规律地安放自己的日常用品形成固定的位置或指定日程安排,便于记忆,如帮助老年人将每日服用的药物固定摆放,安排合理的日程表, 保持有规律的日常生活等, 并指导老年人对健康有正确的思

 想认识,告诉老年人健忘是正常的衰老现象,不必过分担心同时还要经常提醒他,这样可以减少健忘带来的麻烦和影响。

 10 老年人应“仁慈” 社区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老年人认识到“仁慈” 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仁慈” 就是要心地善良,待人宽厚 “仁者寿” 为无数长寿老人的实践所证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长寿老人几乎慈祥善良,同情和帮助别人, 同样也有自身的心理健康 。

 常言道“心底无邪天地宽”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 就是说, 对人宽厚, 帮助别人, 不仅有益于别人, 也有益于自身。

 比如:

 有条件的老年人, 捐助一些希望小学的贫困失学儿童或因家境贫寒上不起学的有志青年, 或者灾区等需要帮助的人, 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营造一个善良友好的生活环境, 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确实会起很大的帮助。

 正确对待死之, 消除对死之的恐惧 死之是生命历程终结, 人们从古到今始终避讳讨论死亡, 特别是老年人, 更是忌讳死亡, 由于人们长期对死亡采取不接纳的态度, 对于一个人因疾病的发展而处于临终阶段, 往往不是看作是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是看作是医疗的失败, 生命可能回被放弃。

 其实现代护理观念认为---死之理解为生命的一个自然阶段,死之只是生命有机体的自然变化,是临终阶段为患者提供了完美自我和个人发展的最后机遇, 因此人们不应该对死之采取拒绝的态度, 而应该采取接纳的态度,人们对死之的种种恐惧不是来源于死之的本身, 而是来源于对死之的恐惧和焦虑, 特别是到晚年或身患疑难病症时, 便会掉进死之恐惧的旋涡, 愁绪满怀, 忧心忡忡, 弄得自己卧不安席, 食不甘味, 梦幻纷扰, 进而自暴自弃, 消极悲观。[5]这样不仅会加速死之的到来, 纵然活着, 也将会把生命的乐趣剥夺。

 人生必有死,这是人生的客观规律 “人生自古谁无死” 如果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便会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感, 抱着坦然处之的态度, 报纸乐观豁达的情绪, 这样便可以使人摆脱恐惧感和忧虑感, 使人心情安静, 延年益寿。

 常言道“不怕人老,就怕心老” 年老真言老, 人老心不老, 就会从内心里产生一种青春活力。

 面对死之, 心理状态好的人, 心志安定, 气血调和, 身体各项机能必然和谐, 生理活动运行正常规律, 就会硬朗, 福寿永存, 反之, 则会激起神经系统的功能, 必然导致许多身心疾病的发生。

 “信心是半个生命, 淡漠是半个死亡” , 人有了信心才能激发人的拼搏精神, 产生顽强的意志,保持坦然的心境,乐观的态度,才能产生自身的抗病的潜在能力,任何时候, 求生观念不可淡漠, 老年人进入晚年并不意味着等待人生的结束, 而是重构新生活的始端, 因此社区护士应引导老年人正确对待、 认识死亡、 冲出死亡的恐惧, 老年人唯有端正世界观, 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 这样既可以不忌讳死亡,亦不会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坦然面对一切,安度自己宝贵的晚年。

 5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 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老年人的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也有待提高, 因此, 社区护士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六:心理学开题报告

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儿童在博弈游戏中的公平行为与其心理理论的关系

  报 告 人:

 某某

 申请学位:

  心理学硕士

  所在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指导教师:

 某某

 报告时间:

  2010 年 12 月 30 日

 某某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80 年代以后, 心理理论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受到心理学研究者们的关注, 并就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综合以往研究可以看出, 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的探讨多是基于学前儿童(3-5岁) 。

 其中的研究包括了 采取一级信念任务测查心理理论能力的状况; 心理理论与其它心理现象, 如语言能力、 情绪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

 从而对心理理论的发展、规律、 结构机制等有一定的了解。

 除了 一级错误信念水平外, 随着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 还会出现嵌套性认知, 即深层次的心理理论理解---二级错误信念水平。

 但是对儿童二级错误信念的研究多是在能力测评方面, 或少部分探讨了 与某些社会认知行为的关系, 没有如研究一级错误信念般, 结合语言能力、 情绪理解能力等心理现象进行讨论研究。

 从对心理现象发展的研究方法上考虑, 并结合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点, 有必要基于中国本土化背景, 全面分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状况, 分析心理理论的两级水平, 以对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规律、 结构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儿童在社会发展中个体社会化发展对其一生都会存在重要影响,

 对儿童经济社会化过程中对资源的公平分配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的了 解有助于对其未来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

 在社会化过程中, 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 信念等心理状态, 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 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理论的发展。

 拥有较成熟的心理理论, 还可促进儿童的许多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这些能力是他们与同伴、 父母、 兄弟姐妹以及陌生人相处所需要的。

 儿童若具有相应的关于心理的知识, 就可使他们初步地观察刺激和行为, 进行行为倾向、 心理状态或心理特质的正确归因, 并预测将来的行为。

 儿童若提高了 对相互矛盾的心理表征的认识水平, 就可以理解看法、 偏见、 信念、 欺骗、 争执、 印象、 反语、 讽刺、 错误观念和解释等概念的含义, 并且认识到, 由于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持有不同的表征,因此每个人自己也就可能持有错误信念, 即自己关于某事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

 可以利用心理理论发展的规律指导、 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 进而指导日常认知与社会行为, 以及帮助特殊个体, 如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知识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目前国内外博弈实验研究大多关注成人, 探查儿童经济活动中行为发展的研究非常有限。

 有学者提出经济研究中提出像愤怒, 内疚及其他的道德情绪可能是人们互惠行为的重要原因, 它使人们心甘情愿的为了 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

 从而在分配

 有限资源时能考虑到他人的想法和利益。

 在心理学和经济学两者近来的实证研究中, 都挑战了 是西方经济学者提出 来的“ 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 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 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 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 并为此可不择手段。“经济人” 意思为理性经济人, 也可称“实利人”。这些研究提出即使在例如独裁者博弈这样的情景中即个体自私的行为也不会带来任何消极后果的时候, 个体也不会如经济人假设那样表现出来完全以自己利益为目标, 而是会表现出适当的利他行为。

 那么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是否在个体做出分配行为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对博弈实验中儿童的分配行为和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探讨, 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为博弈实验的研究提供了更宽泛的理论依据。

 心理理论的研究是继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的发展和元认知之后, 又一个研究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的崭新角度和范式。

 因此, 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逐渐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浓厚兴趣。

 对于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发展的探讨更能够在深层意义上揭示儿童心理理论或社会认知发展的本质。

 本研究拟采取幼儿园儿童为被试, 分析了心理理论的特点, 对于分析整个人生阶段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进行补充, 并且分析了 博弈实验中儿童的分配决策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拓宽了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畴, 对心理理论的毕生研究及其与儿童在做出分配决策时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对心理理论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提供了 更多的参考。

  注:

 可用 A4 纸加附页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博弈及心理理论的界定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1 博弈实验的界定:

 博弈(game playing)

 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 利用 对方的策略变换自 己的对抗策略, 达到取胜目 标的理论。

 决策博弈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手段之一(Kahneman & Tversky, 1982; Hedden &Zhang, 2002;Camerer, 2003) 。

 在博弈中 博弈者通常 会猜测对手会做什么 , 从而帮助自 己做最好的选择, 但是这种猜测是交互的, 因为对手也会猜测你将会做什么 , 直到交互的一致性反应达到“ 一个平衡” 为止, 此次博弈才算结束。

 博弈论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

 博弈可以分析自 己与对手的利弊关系, 从而确立自 己在博弈中的优势, 因此有不少博弈理论, 可以帮助对弈者分析局势,从而采取相应策略, 最终达到取胜的目 的。

 博弈的类型分为:

 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 非完全信息博弈、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等等。

 博弈的要素包括:

  (1) 决策人或提议者:

 在博弈中 率先做出 决策的一方, 这一方往往依据自身 的感受、 经验和表面状态优先采取一种有方向性的行动。

  (2) 对抗者或响应者:

 在博弈二人对局中 行动滞后的那个人, 与决策人要做出 基本反面的决定, 并且他的动作是滞后的、 默认的、 被动的, 但最终占优。他的策略可能依赖于决策人劣势的策略选择, 占去空间特性, 因此对抗是唯一占优的方式, 实为领导人的阶段性终结行为。

  (3) 局中人( players)

 :

 在一场竞赛或博弈中, 每一个有决策权的参与者成为一个局中 人。

 只有两个局中人的博弈现象称为“ 两人博弈” , 而多于两个局中 人的博弈称为 “ 多人博弈” 。

  (4) 策略(strategies) :

 一局博弈中 , 每个局中人都有选择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方案, 即方案不是某阶段的行动方案, 而是指导整个行动的一个方案,一个局中 人的一个可行的自 始至终全局筹划的一个行动方案, 称为这个局中 人的一个策略。

 如果在一个博弈中局中人都总共有有限个策略, 则称为“ 有限博弈” , 否则称为“ 无限博弈” 。

  (5) 得失(payoffs) :

 一局博弈结局时的结果称为得失。

 每个局中人在一局

 博弈结束时的得失, 不仅与该局中 人自 身 所选择的策略有关, 而且与全局中 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有关。

 所以, 一局博弈结束时每个局中人的“得失” 是全体局中 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的函数, 通常 称为支付( payoff)

 函数。

  (6) 次序( orders)

 :

 各博弈方的决策有先后之分, 且一个博弈方要作不止一次的决策选择, 就出 现了 次序问 题; 其他要素相同次序不同, 博弈就不同。

 (7) 博弈涉及到均衡:

 均衡是平衡的意思, 在经济学中 , 均衡意即相关量处于稳定值。

 在供求关系中 , 某一商品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下, 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 而想卖的人均能卖出 , 此时我们就说, 该商品的供求达到了 均衡。

 所谓纳什均衡, 它 是一稳定的博弈结果。

 独裁者博弈( Dictator Games, 简记为 DG)

 是对最后通牒博弈进行修改,取消 响应者对提议者( 分配者)

 所提要求的否决权, 那么, 这个分配者就可以被叫 作“ 独裁者”。

 这种严格不平等条件下的谈判博弈被称为“ 独裁者博弈”。在这里, 响应者没有拒绝的选择, 主要是考察提议者( 独裁者)

 如何分配。

 最后通牒博弈( Ultimatum Games, 简称 UG)

 是一个极度简化的博弈模型:一个提议者和一个回应者就交易中 的 m 元收益价值进行讨价还价。

 提议者出 价x 元( 0<x≤m)

 给回应者, 留给自 己 m-x 元。

 回应者接受, 则回应者得到 x元而提议者得到 m-x 元。

 回应者拒绝, 则双方什么都得不到。

 对于最后通牒博弈, 如果提议者和回应者都是完全理性的, 则当提议者出价给 x 元回应者而留下 m-x 元给自 己时, 回应者将选择接受, 因为选择接受能够得到 x 元, 选择拒绝则什么 都得不到, 能够得到 x 元比什么 都得不到要好。

 提议者知道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考虑, 不论出价多少回应者都将接受, 提议者则出价 x 就会尽量的少,而使自 己所得利益 m-x 达到最大。

 博弈实验中的分配行为即在博弈实验中作为提议者的一方愿意将收益(如金钱、 代币、 文具等)

 分配给回应者的份额。

 1. 2 心理理论的界定:

 “心理理论” 的概念最早是由 Premark & Woodruff 于 1978 年在《黑猩猩有心理理论吗?》 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所谓一个个体具有心理理论, 我们指的是这一个体能将心理状态加于自己及他人。

 一个这样的推理系统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理论, 首先因为这种状态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其次, 因为这个系统需要预测能

 力, 特别是对其他有机体行为预测能力的支持” (Premark &

 Woodruff, 1978,p. 515) 。

 此后, 发展心理学家采纳并发展了这一观点, “心理理论” 一词本身 的涵义也随之更加丰富。

 目 前, 对心理理论比较: 一致的理解是指, 心理理论包括对他人信念、 意图、 愿望和情绪等心理状态的认知, 通常采用错误信念任务(Wimmer & Perner,

 1983; Sullivan et al. 1994; 方富熹等, 2009) 作为儿童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指标。

 一般 4~5 岁儿童能够通过一级错误信念而 3 岁儿童不能, 6~8 岁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Wellman & Liu, 2004; 张文新, 2004; 王彦, 苏彦捷, 2008) 目前, 对于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已取得公认, 认为儿童在 4 岁时就获得了 心理理论能力。

 但研究者们同时又认为, 人们的心理理论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 而是一个非正式的日常理论, 是一个“框架性” 的或基本的理论, 所以常常把这种心理特点称为常识心理学或朴素心理理论(Henry & Susan, 199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 1 有关心理学的博弈实验研究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 Vernon Smith)

 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 特别是研究了在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

 卡尼曼在不断修正“经济人” 的基本假设的过程中, 看到了经济理性这一前提的缺陷, 也就发现了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 由此正式将心理学的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引进了经济学。

 目前国内对基于博弈进行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数量并不是很多, 当前国内在博弈实验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上, 主要集中于研究在博弈实验中影响儿童的分配行为的决策情景和在经济博弈中儿童的信任的发展及对在博弈游戏中儿童所表现的公平行为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也有学者基于博弈论的矩阵博弈范式对大学生诚信、 就业选择时诚信缺失、 考试作弊行为等进行研究。

 另外也有学者将博弈论与道德风险、 道德本质等结合在一起对其关系进行了研究(陆劲松 2010)。

 国内有学者曾利用博弈问题探查了儿童的同伴接纳类型与社交策略,

 该研究显示经济学博弈问题可以作为儿童社会化的较好测量工具(穆岩,苏彦捷, 2005)。

 有关学者研究探查了中国文化下小学三、 六年级、 初二、 大学一年级四个年龄组学生在最后通牒 (UG) 和独裁者博弈 (DG) 中的经济决策行为发展。

 研究同时比较了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差异。

 儿童在两个博弈中的提议金额都显示出公平和分享行为,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儿童在 UG 和随后进行的 DG 中的提议分配金额呈减少趋势。

 这个发现与以往国外研究结果明显不同。

 两个博弈的顺序对 UG 没有影响,但对 DG 有影响; 儿童的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结果没有显示显著差异(朱莉琪, 皇甫刚, M.

 Keller, 牟毅, 陈单枝等, 2010)。

 郑璞、 俞国良、 郑友富(2010)

 等研究了利用信任游戏考察 242 位小学 3 ~ 6 年级儿童在经济活动中信任的发展状况 , 其研究结果表明: (1)

 在游戏中, 儿童信任的年级差异显著, 三年级儿童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四年级, 而四五六年级儿童信任水平逐渐增高; (2)

 在代表群体做出决策的情境下, 儿童表现出比个体情境下更高的信任水平; (3)

 经济活动中儿童的信任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的信任水平要高于女生。

 博弈范式的引入则为研究儿童的公平行为提供了 新的方法和角度。

 该文主要介绍了 独裁者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中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趋势, 并对已有的矛盾性结论进行了 原因分析, 探讨了公平行为的内团体偏差效应、 公平的本质是意图公平还是结果公平、 以及心理理论与公平行为的关系等问题。

 最后, 该文指出今后对儿童公平行为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社会情境与社会认知能力的影响。

 2. 1. 1 儿童的博弈实验中的年龄效应 目前关于儿童决策行为的研究还很少, 探查儿童决策行为发展...

篇七:心理学开题报告

疫情防控期间 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正常的生活。疫情的来临,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公众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居家隔离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有较多体验但控制能力不足的阶段,对于疫情的关注加之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因此,疫情期间,保持健康的心理尤为必要。为了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疫情过后能积极地学习生活,故提出本课题,深入研究“疫情期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学校教育工

 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因此,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

 3、研究的理论依据 根据心理发展规律,小学生所处的各阶段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8、9 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9-11岁是儿童成长关键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有很大的可塑性。

 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因此,通过正确的教育手段和学习,可以纠正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认知疗法理论认为不健康的心理主要是由于对事物的认知偏差所导致,通过调整认识,改变人们对事物的不正确看法,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心理健康。

 教育学相关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因此,通过教育手段可以强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4、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习焦虑是影响小学生心里健康的首要问题。通过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结合一系列的活动,帮助队员们

 积极面对疫情,保持乐观心态,为日后疫情过去返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的界定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2、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3、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 :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是通过对目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的调查研究,寻找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重点进行应用性的研究,即重点研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探索出适合职业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和依据 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科学发展观、心理学、教育学、心理素质培养的有关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更具体地说:其一,根据心理发展规律,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他们的心理正在发展,个性心理特征还不稳定,有很大的可塑性;其二,根据形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困此,通过正确的教育手段和学习,可以纠正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其三,根据认知疗法理论,不健康的心理主要是由于对事物的认知偏差所导致,通过调整认识,改变人们对事物的不正确看法,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心理健康。其四,根据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

 发展方向,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因此,通过教育的手段可强化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品质。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构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具体包括:

 1、构建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2、构建优美的学校教育环境 3、构建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二)、构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具体包括:

 1、提高教师素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 2、开设选修课程,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3、开发教材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利用教学环节,体现心理健康教育 (三)、构建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管理模式。具体包括:

 1、建立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再到班干部层层落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包保责任制” 2、包班领导深入班级,监管偕同班主任开展师生互动的班会活动

 3、组织辅导教师,开展对症下药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并建立学生健康案 4、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寓教于乐的校园活动 5、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开展课题前、中、后期的分析研究,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和科学评价手段对研究过程进行辅导,随时把握课题的健康发展。并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要点,开拓可利用的各种途径,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及时研究改正,并制定可行的措施,及时推进,保证课题的完成。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及成果。学习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论知识,使课题研究更具时代性和方向性。

 2、调查研究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课题研究的过程 通过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使相关数据材料及调研结果更真实、更准确。以保障科研成果的正确性。

 3、个案研究法:针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个体进行研究的方

 法,既有整体研究,又有个案研究,使研究更具全面性、准确性。

 4、行动研究法: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对研究进展及时进行总结报告。随着课题研究进程,统计测量法,教育叙事法等研究方法也会适当运用。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规划阶段(xx 年 1 月——3 月)

 1、成立课题研小组,做好具体研究工作的分工,建立有效的合作交流机制。

 2、做好问卷调查,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xx 年 4 月——xx 年 6 月)

 (一)第一个子课题“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育人环境”的研究。

 1、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2、美化校园教育环境 3、净化社会教育环境 (二)第二个子课题“构建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1、加强宣传和学习,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业务水平,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

 2、开设选修课程,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学会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3、开发教材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在备课,授课,组织管理课堂,营造课堂氛围,课下辅导,转化后进生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让心理健康教育随时随地地进行,巩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三)第三个子课题“构建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德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1、建立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再到班干部层层落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包 保责任制”并签订责任书,让全体教师都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2、包班领导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监管,深入班级,开展实际工作,和班主任老师共同抓好班会质量,让班会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组织辅导教师,开展对症下药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

 学生个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一对一地落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4、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寓教于乐的校园集体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竞赛活动、集体劳动等。

 5、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环保活动、爱心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假期实习、打工等实践活动。

 6、根据实践反馈,修正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使本课题研究趋于合理、完善。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xx 年 7 月——xx 年 9 月)

 1、课题组成员完成相应子课题研究的论文及总结报告,上交课题负责人。

 2、对各成员研究材料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提炼、升华为理论,完成课题各阶段的报告。

 3、成果提交、申请结题鉴定。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编印适合我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校本教材。

 2、形成较为完备、合理的培养模式:

 ⑴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 ⑵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管理模式。

 3、研究论文:

 《适应职教生特点,努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如何在教学环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研究》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 《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素养》 《班主任工作的深入研究——如何建立班集体》 《开发班级心育功能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集体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和谐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中职教育合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4、研究报告:《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教科研氛围浓。我校作为职业中学省级重点示范学校,为寻求发展,领导重视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并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以大力支持,使学校形成了较强的教科研氛围,已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2、经验积累丰富。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实验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年富力强、团结协作、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已取得的科研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领导重视本课题。学校对本课题研究也非常重视,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亲自参与此课题研究。学校在 xx 年,曾派本课题组成员中的 xx 老师,参加了“xx 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指导中心”组织的教师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了心理健康教育 A 级证书。在本课题研究中,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最大支持,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以全力保障,有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4、前期准备充分。课题组成员均在各级各类教育刊物上,发表过相关内容的优秀论文,并在评审中获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前期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做好了较充分的前期准备。

 5、教学设备齐全。我校有大型运动场地,教学楼、实训楼、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广播室,设施齐全、设备先进。这些都为此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成功的保障。

 6、经费准备充足。课题组已筹得课题研究所需的经费5000 元,用于外校调研的食宿、差旅;购买学习资料、培训资料;开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家长座谈会、课题研

 讨会会议经费;开展运动会、歌咏比赛、书画展、为社会献爱心等活动的活动经费。

篇八:心理学开题报告

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的水平,产后抑郁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他并不属于精神病,只是属于抑郁症的一种,这种患者的症状一般是:有很长时间的情绪不高涨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和其他的人好像是两个世界的人,没有办法去和他正常的去交流,所以患者经常的会感到生活很没有兴趣,没有好的心情,经常性的为了一点小的事情会和别人发脾气,所得这种病的人也能知道自己在情绪上是不好的,但是再发脾气的时候总是认为是别人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的原因,产后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属情绪障碍引发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为 10%-15%。产后抑郁是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可持续数周。对于初产妇是一个应激因素,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易激惹等。采取心理护理对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有积极效果。长期以来,国内将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上,忽视了对病人的全面评估。仅凭护士个人经验来进行对于产后抑郁患者心理进行护理,受判断者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使得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的评估出现一定的局限性 [3] 。虽然已经有很多的有关的学者对于产后抑郁患者心理进行相关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的成果,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没有采用相关统计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不能够保证研究的准确性。为了保障产妇安全渡过产乳期,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必须对抑郁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为了进一步探讨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心理护理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对于孕妇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具有一定的现实的实际的作用。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

 探索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本文的研究的目标:

 对于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对于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三、关键词及定义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指护理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和技术),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

 抑郁症: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

 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 2 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心理:心理是指人内在符号活动梳理的过程和结果。具体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四、文献回顾 薛海英(2015)认为:抑郁患者往往与居住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严重失眠、早醒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病情的发展。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若因环境改变或一时间的苦恼而造成的失眠,可通过与病人交谈,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常孟春(2015)认为: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饮菜,增强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原鸿(2015)认为:产后抑郁是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可持续数周。对于初产妇是一个应激因素,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为了保障产妇安全渡过产褥期,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必须对抑郁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

 汪飞飞(2013)认为:产后抑郁属于非精神病性的一种抑郁症状群,发作后症状可持续数周。面对角色的突然转变,产妇易发生其对周围事物认知的改变,此中认知变化超过一定界限后会发生病理性的转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包括焦虑、自备观念明显、自杀观念等)、躯体症候群(出现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昼重夜轻等)。为了确保产妇分娩后安全的度过产褥期,并进行安全有效的母乳喂养,需增加对出现抑郁症状产妇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密切观察产妇行为,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有利于促进产妇及婴儿的健康。

 五、研究设计类型 描述性研究

 六、研究对象 通过对于我院产科于 2017 年 6 月到 2018 年 6 月 700 多名的产妇中,会有一百多名的产妇会得产后抑郁症,通过调查所得产妇抑郁症的妇女的年龄主要分布在 20 到 45 岁,平均的年龄在 30 岁左右其中初产妇 16 例,经产妇 14 例,阴道侧切 13 例,剖宫产 8 例,顺产 9 例。生女孩 5 例,生育畸形儿 3 例,死胎史 3 例,经济不佳 5 例,产后母亲角色适应不良 14 例。在这些产妇中都会存在这种症状例如:产后不想去吃东西,心情也是非常的差的,感觉到身体特别的累,没有外界因素

 所去影响的时候患者患者有想哭的举动,去担心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6 名妇女非常想得到男孩但是剩下了女孩,所以感到自卑,妇女的感情经常的不稳定,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经过对这些患者妇女进行心理的治疗,这些妇女都已经正常安全的出院。

 七、研究工具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病人的情绪变化。判定标准:SDS 分为 20 项,总分 100分,将 50 分定为界限,轻度抑郁为 50~59 分,中度抑郁为 60~69 分,重度抑郁为大于 70 分。护理满意度:根据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 100 分。满意:>85 分;基本满意:60~85 分;不满意:<60 分。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八、研究步骤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1、征求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同意研究开始前,由研究者对科室的护士长就研究内容进行说明并征得管理者的同意,便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研究人员的培训:选择大专以上学历、在外科工作 5 年以上的注册护士作为研究人员,对其进行集中的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3、评估阶段:在征得病人或其家属同意后,保证 24 小时内完成外科来诊病人的评估,评估时一记录病人来诊时间,建立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记录产后抑郁患者心理与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预防措施。

 4、观察阶段:对一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后,根据美国国家产后抑郁患者心理顾问组使用的压疮分期标准,研究者与外科护士每次交接班时观察其皮肤状况并予以一记录,直至病人离诊、转入病房或死亡。

 5、资料的回收:完成研究对象的评估后,研究者每天一次进行资料统一回收。资料回收后,研究者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护理。待患者入院后,告知患者及其家 属相关注意事宜。

 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包括多数患者会在入院治 疗前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待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接待要热情,制订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 方案,向患者耐心讲解其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中应注意的 事项、术后可能产生的不适症状,鼓励患者一定要有战胜疾病的 信心,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出现失眠障碍的患者,可指导患 者或家属在患者的涌泉、百会等穴位进行按摩或按压,使患者身 心放松,以利于睡眠。也可于患者三阴交、神门、内关等穴位行针 灸治疗,

 帮助其宁心安神镇静,助其入眠。

 九、统计学分析 收集到的数据采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十、 年度研究计划 时间

 工作内容

 9 2019 年 年 6 6 月 月 7 7 日至 6 6 月 月 22日

 进行选题

 6 6 月 月 2 22 日至 6 6 月 月 0 30 日

 情况调查表

 7 7 月 月 1 1 日至 7 7 月 月 5 15 日

 撰写开题报告

 7 7 月 月 6 16 日至 8 8 月 月 0 10 日

 撰写论文初稿

 8 8 月 月 0 10 日至 8 8 月 月 0 30 日

 修改初稿,提交论文终稿

 9 9 月 月 1 1 日至 9 9 月 月 0 20 日

 准备答辩

  十一、经费预算 经费合计 500 元,人员费用 200 元,材料费 300 元。

篇九:心理学开题报告

生社会角色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特点大学生们的感情世界十分丰富而敏感, 渴望与人交往, 获得友谊、 尊重和理解,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同甘共苦、 无话不说的知己, 因而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与迫切的要求。

 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使得许多大学生发出了“知音难觅”“、 做人真难” 的感叹。

 大学生中, 不同的地域、 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性格、 不同的兴趣爱好造成了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 使得一些同学产生了戒备, 甚至形成闭锁心理, 不愿轻易向人敞开心扉。

 大学生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的匮乏, 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低下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 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科学的交往知识和技能。

 在书山题海中挣扎出来的大学生, 缺少闲暇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是原始的、 经验性的, 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 人际冲突和危机的应对策略知之甚少。

 在人际关系中, 他们往往凭感觉、 直觉, 凭情绪、经验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各种人际问题, 很难适应新环境下复杂的大学生活, 很多情况下甚至会弄巧成拙, 导致各种人际冲突的发生。

 社会现状:

  由于交往过程中带来的不平衡心理, 一些农村的贫困学生较为敏感, 自尊心强, 性格内向, 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被动, 不敢与人交往和参加各类社团活动。

 因此, 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经济生活的巨大压力下出现自卑、 自闭的现象, 甚至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而来自城市富裕家庭的学生, 生活上并没经济压力, 性格表现更为外向开朗, 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主动积极。

 大学校园中的社会分层主要是指由于家庭、 经济、 文化等背景因素的介入使得大学生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产生差异与分化的现象。

 我国的大学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 作为大学的主体大学生源于中国社会不同阶层, 他们的生活方式选择和生存状态差异是家庭阶层的直观影射。

 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大学生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 将经历生活方式的转型乃至阶层的转换。

 原有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的巨大差距, 使得进入同一学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显示出不同的表现, 大学生人际关系有了新的特点。由于交往过程中带来的不平衡心理,一些农村的贫困学生较为敏感, 自尊心强, 性格内向, 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被动, 不敢与人交往和参加各类社团活动。

 因此, 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经济生活的巨大压力下出现自卑、 自闭的现象, 甚至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而来自城市富裕家庭的学生, 生活上并没经济压力, 性格表现更为外向开朗, 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主动积极。

 在中国,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很多, 主要涉及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和一些解决方法, 同时也有一些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其中在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因素的研究上, 前人主要围绕大学生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自身人格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而很少提及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对他们人际关系的影响。

 因此, 在这方面的研究上存在空白, 使我们的研究更有意义。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影响大学生社会角色与人际关系的因素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1. 在社会认知方面——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2. 在校园认知环境中——自我澄清 3. 在家庭层面——正确地接受自己 4. 在个体层面——积极的自我认知 五、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秀玲. 和谐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 (4) .

 [2]王涛, 席波, 王翠丽, 徐立柱. 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5) .

 [3]李全彩.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学校卫生, 2002, (1) .

 [4]董国强.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规律性初探[J]. 学术交流, 1997, (3) .

 [5]张灵, 郑雪, 严标宾, 温娟娟, 石艳.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

  [6]赵崇莲, 郑涌, 李宏翰, 张建梅.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J]. 心理科学, 2006, (2) .

 [7]李蓉蓉, 韩向明. 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 2002, (2) .

 国内外主要研究 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 西方国家比我们进行得要早,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国外的人际关系理论有很多种, 大致可以分为人际交往理论(PAC)、 人际特质理论、 人际激励理论。

 比如人际交往理论(PAC)

 是美国精神科医生艾里克. 伯恩(E. Berne, 1910-1970)

 博士 1964 年在《人们玩的游戏》 一书中从心理上分析人际交往这一复杂现象,提出了 PAC 理论和方法。

 这种分析理论认为, 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 这就是“父母” 、“成人” 、 “儿童” 状态。

 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 Parent(父母)、 Adult(成人)、 Child(儿童), 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 PAC 分析。

 “父母” 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 通常表现为统治、 训斥、 责骂等家长制作风。“成人” 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

 “儿童” 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 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 一会儿逗人可爱, 一会儿乱发脾气。

 根据 PAC 分析, 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 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 人际交往就会受到影响, 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

 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西方人际关系相关理论为本研究提供借鉴和支持作用。

 从国内研究来看,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注意, 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主观方面

 有自卑、 自负、 猜疑、 胆小、 害羞、 嫉妒等, 客观原因有性别的限制、 人际交往能力不强、 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交流和沟通难度的增大等原因。

 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刘兴民等在《大学生人际关系》 一文中指出,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表现在: 交往以同龄人为主,

 尤其是以同室、 同班、 同乡 的居多; 交往的内容多围绕学习、 娱乐、 思想交流与感情沟通进行;交往的动机以情感为主,

 较少考虑功利因素; 交往的层次差异大,

 有一般的交往,

 也有亲密的交往; 多数同学能正常交往,

 但少数同学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

 大学生渴望真诚与友谊,

 但多数人感到缺少知心朋友;

 异性交往愿望强烈,

 但实际交往不尽如人意,

 主要原因是怕人议论和缺少机会;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以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为主,

 思想因素、 能力因素相对次之。

 (二)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1)

 自我概念:

 武申丹(2007. 5)

 的研究, 该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的自我总分和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相关极明显,自我概念中的自我满意、 自我认同、 自我行动、 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自我批判因子与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显著相关。

 (2)

 学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的研究影响。

 (3)

 主观因素:

 赵崇莲等人采用 Rosenberg 自尊量表、 EMBU、 大学生价值观问卷、 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问卷及人际关系质量量表为工具,

 对 1,

 137 名本科生进行调查, 探讨了大学生自尊、 价值观、 父母教养方式及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与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关系。

 结果表明,

 父母教养方式、 价值观与自尊对人际关系质量的直接效应很低,

 它们对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要以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为中介。

 而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人际安全、 人际张力、 人际阻抗、 人际报复。

 (三)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包括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分类的研究,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原则; 对人际关系原则的研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分为交互原则、 功利原则和自我保护原则;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益的研究, 将其分为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刻板效应定势效应和投射效应。

 (四)

 大学生社交范围的研究:

 刘涛等人在《当代大学生社交范围的多样化分析》 一文中将大学生社交交往范围分为生活交际圈、 公共交际圈、情感交际圈和求职交际圈。

 而钟甜钳则分为寝室、 班级、 社团、 学习、 娱乐、 网络、 老乡 、 恋人、 合租、 兼职十个圈子。

 [1]陈景春则在《对大学生“社交圈” 渗透的思考》 一文中通过对大学生社交动因和社交圈特点提出应当对“社交圈” 进行积极主动的引导和渗透。

 冯溪屏在《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现状分析》 一文中, 分析了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范围、 交流与相互沟通的程度、 异性交往方面、 师生关系方面。

  四、

  研究意义 1. 调查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

 人际关系是人的心理行为的综合表现,

 其发展方向、 好坏程度,

 往往由很多因素所决定。

 对于正处在学习和成长之中的大学生来说,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

 更是将来走向职场、 走向社会的需要。

 因此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工作开展, 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2. 比较人际关系研究的不同方法, 分析不同研究路径的不同之处。

 在学习、 研究与实践中, 充分体会研究方法的适用, 不拘泥于传统科学研究方法, 积极体会观察、 实验、 调查等各种方法的异同。

推荐访问:心理学开题报告 开题 心理学 报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文山文库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224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