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山文库网>心得体会 > 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篇

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2-09-22 19:00:05

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篇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2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2022版》 学习心得体会33篇 (含数学新课程) 【心得体会】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5篇

篇一: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medium;"> 

篇二: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2022 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 2022 版》

 学习心得体会 3 3 篇

 (含数学新课程)

 【心得体会】之一:

 通过美术组集体对即将实施的 2022 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与现课程标准的对比,我做了以下总结。

 1.新课程标准具有导向性、选择性。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美术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大纲列出具体的知识点)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例如 1-2 年级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建议是:教学活动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2.美术新课程标准与学科中心的转变。它要求在美术学科中,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再和

 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究性地学习、综合地学习。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训练学生绘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通过本次解读和学习,也引发了我对今后教学的一些思考。首先教师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力要加强,其次要加强自身对知识的融通与理解。教师要形成良好的课程观,而不仅仅是课堂观。应该更多的开展一些大单元的主题教学,以增强知识的连接、整合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教学中,根据《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和指向,真正体现美术教育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

 着眼于未来,美术团队采取积极行动,提升教师学习力,塑造“成长型”教师。这次新美术课标学习交流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让我们带着新的理念,新的思考,迈出新的征程!

 【心得体会】之二: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的教育即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新课标的第一个突破:强调核心素养 任何国家的教育都离不开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教育的本质

 就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促进人的发展。我们通过教育传承文化,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资源,把优秀的、符合时代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给下一代,同时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课标的第二个突破:学业质量 2011 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只有内容标准,就是知识点标准,它超越了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现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专门有一个学业质量标准,就是内容标准加上学业要求,再加上学业质量。学业质量不只是基于知识点的考试成绩,学业成就综合表现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学业质量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作业、测验的依据。

 基于新课标的实施,对我们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关注素养,不只是关注知识点。知识点目标是阶段性目标,是小步子、小阶段,我们的目标要变大。素养目标不是靠上一节课、也不是靠听就能听出来的,要强化学科实践,自己去尝试去感受的过程。还有要推进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做“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即要落实因人导学等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实施教学的时候要提前预设,看看能提

 升学生哪方面素养,需要学生做什么,怎样的学习效果最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达到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效果。

 【心得体会】之 三 :

 新版美术课程标准的发布,可以说让教育者非常激动。

 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学领域,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社会交往、文化学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本位美术教学是课程改革进入新时期的标志。

 精心耕读这一百多页的细则,不难发现,新版较之老版的修订之大。以美术鉴赏为例,从审美角度看,美术欣赏课程,学生面对的都是图像信息,而不是文本信息,所有要解决的问题都要从图像入手。因观念、维度、材料和技法等差异,图像会呈现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图像会因为形式美原理的运用,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和品味。图像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反映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说,美术鉴赏教学活动现在的学习内容、方式均和过去有所不同。经典的美术作品,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若学生对于经典美术作品的鉴赏没有任何感受或者不强烈,则会减弱甚至失去美术学科以美育人、以德树人的意义。

 以上仅是我在学习过程中萌生的一点思考,对于新课标的研读还在继续,愿我的学与思给我的美育教学带来更科学、更前沿的指引。

  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2 2022 版)》心得体会

 周三下午在学校教导处的安排下,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油田教育中心组织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的线上培训。通过本次培训,我对新课标有了新的理解,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刘主任从小学数学课标的演变、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以及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新变革几个方面为大家深入剖析了“2022 版课标”。

 一、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

 刘主任提到数学核心素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去体会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灵活利用已有的

 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习惯。

 三、对比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我认为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学的关键,因为基本理念是教学的导航。例如,原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的标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两者都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但后者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教育。这就更加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灵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不同的发展。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领悟教材、回归课堂,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专业能力,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

篇三: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22 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学习心得体会(共四篇)

 【心得体会】之一:

 通过美术组集体对即将实施的 2022 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与现课程标准的对比,我做了以下总结。

 1.新课程标准具有导向性、选择性。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美术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大纲列出具体的知识点)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例如 1-2 年级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建议是:教学活动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2.美术新课程标准与学科中心的转变。它要求在美术学科中,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会的

 知识与技能,再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究性地学习、综合地学习。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训练学生绘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通过本次解读和学习,也引发了我对今后教学的一些思考。首先教师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力要加强,其次要加强自身对知识的融通与理解。教师要形成良好的课程观,而不仅仅是课堂观。应该更多的开展一些大单元的主题教学,以增强知识的连接、整合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教学中,根据《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和指向,真正体现美术教育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

 着眼于未来,美术团队采取积极行动,提升教师学习力,塑造“成长型”教师。这次新美术课标学习交流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让我们带着新的理念,新的思考,迈出新的征程!

 【心得体会】之二: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的教育即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新课标的第一个突破:强调核心素养

 任何国家的教育都离不开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促进人的发展。我们通过教育传承文化,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资源,把优秀的、符合时代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给下一代,同时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课标的第二个突破:学业质量 2011 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只有内容标准,就是知识点标准,它超越了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现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专门有一个学业质量标准,就是内容标准加上学业要求,再加上学业质量。学业质量不只是基于知识点的考试成绩,学业成就综合表现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学业质量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作业、测验的依据。

 基于新课标的实施,对我们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关注素养,不只是关注知识点。知识点目标是阶段性目标,是小步子、小阶段,我们的目标要变大。素养目标不是靠上一节课、也不是靠听就能听出来的,要强化学科实践,自己去尝试去感受的过程。还有要推进综合学

 习、跨学科学习。做“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即要落实因人导学等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实施教学的时候要提前预设,看看能提升学生哪方面素养,需要学生做什么,怎样的学习效果最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达到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效果。

 【心得体会】之三:

 2022 年 4 月 21 日,新修订的《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正式发布。课程标准是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推进。那么,它带来哪些变化呢 1.解决“三维目标”16 年以来相互割裂的问题。

 例如,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4 类艺术实践,涵盖 16 项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整体结构图更系统,更具有全面性。

 2.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和国际视野。

 由以往的学科本位取向转到育人本质取向。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教育取向是全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

 方向。

 3.带来美术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每一学段详实阐述具体学习任务,包含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教师和学生更具有任务的明确性,自然带来教与学的变革。

 4.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化、具体化; 新美术课程标准解决知识技能如何转化为育人导向、功能的科学化教学设计,将目标落实在具体的课堂环节。

 5.落实“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根本要求。

 美术学习的成果并非仅仅是看到学生的美术作业,更重要的评价指标是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内化于心的内在素养提升,具体反馈点在增添了学业质量的阐述。

 《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的阅读,我还停留在认知的舒服区,它的精华,需要我静下心来去梳理、去思考、去实践。我们会用开阔的人生视野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美育课程。

 【心得体会】之四:

 新版美术课程标准的发布,可以说让教育者非常激动。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学领域,新课程改革下的

 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社会交往、文化学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本位美术教学是课程改革进入新时期的标志。

 精心耕读这一百多页的细则,不难发现,新版较之老版的修订之大。以美术鉴赏为例,从审美角度看,美术欣赏课程,学生面对的都是图像信息,而不是文本信息,所有要解决的问题都要从图像入手。因观念、维度、材料和技法等差异,图像会呈现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图像会因为形式美原理的运用,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和品味。图像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反映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说,美术鉴赏教学活动现在的学习内容、方式均和过去有所不同。经典的美术作品,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若学生对于经典美术作品的鉴赏没有任何感受或者不强烈,则会减弱甚至失去美术学科以美育人、以德树人的意义。

 以上仅是我在学习过程中萌生的一点思考,对于新课标的研读还在继续,愿我的学与思给我的美育教学带来更科学、更前沿的指引。

 2022 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艺术课标解读 2022 年 4 月 21 日上午,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最新修改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

 有关情况做了说明,新版课标将于 2022 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

 2022 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于 2022 年 3 月 25 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课标包括艺术教育在内共有 16个。教育部要求各地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落地实施。加大条件保障力度,保证课程有效实施。下面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标准中,艺术课内容、考试及学习方式做一个梳理,方便家长们了解。

 一、艺术课程内容分五大类,戏剧影视分量加大,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内容 教育部颁布的 2022 艺术教育课标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 个学科。

 整体的课程设置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且课程时长要达到九年课时总比例的 9%-11%。

 各科学习占有总课时的时间分配表 新课标中,明显增加了和扩大了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范围,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和舞蹈外,特别增加了戏剧(戏曲)

 和影视教育份量,并对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估都有具体的建议和标准。戏剧教育除了作为一大专门项内容外,还在其他四大内容中都有涉及,在音乐、美术、舞蹈和影视课程中,都提到要求利用戏剧游戏或情境表演的方法,对相关的艺术进行综合的表达与呈现。由此可以看到是国家、教育部对教育戏剧的重视,我国中小学教育戏剧的春天即将到来,这对于在教育戏剧行业奋斗了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二、学生至少要学习两门艺术课,课程内容要与幼儿园和高中双向衔接 在艺术课程安排方面,新课标要求分学段教学,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具体安排是:

 1~2 年级开设唱游-音乐、造型-美术;3~7 年级开设音乐、美术,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8~9 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可以提前到 7 年级(初一)。

 新课标要求,艺术课程设置要遵循艺术学习规律,体现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连续性的特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分

 阶段设置,第一阶段(1〜2 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体现从幼儿园综合活动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与衔接;第三阶段(8〜9 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 1〜2 项艺术特长,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相衔接。

 三、各门艺术课的学习设置了具体的学习内容 以戏剧课为例,戏剧(含戏曲)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4 类艺术实践,涵盖 10 项具体学习内容,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戏剧(含戏曲)学科课程内容框架 戏剧(戏曲)课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学习任务:

 1〜2 年级:学习任务主要依托唱游• 音乐实施,任务为“模拟表演”,即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动物、植物进行模拟,培养学生对所表现对象特征的观察和概括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表情、身体、语言进行表演。

 3〜7 年级:学习任务主要依托音乐及语文、外语实施,任务为“课本剧表演”,即选用音乐、语文、外语等教材中的教学素材,进行课本剧编创表演,观看传统戏曲表演,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意识和对表演活动进行评价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 7 年级开设戏剧(含戏曲),学习任务

 围绕“戏剧游戏”展开。

 8〜9 年级:学习任务包括“演出舞台剧目““编演故事脚本”“记录观剧心得“和“策划戏剧化活动”。

 四、艺术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业评价:学生选课,不设水平等级,只判是否合格 新的课标要求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评价。要求重视艺术课学习的过程性、基础性考核与评价;尊重学生艺术学习的选择性,以学定考,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专项考核。

 新课标规定:艺术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按照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 个学科分别制定的。音乐和美术设 1〜9 年级四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舞蹈、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设8〜9 年级一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

 要求各艺术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具有可测性、可评性,不设水平等级,只规定学生在每个学段学习结束之后应达到的合格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以戏剧课为例,具体的教学目标大致如下:

 (一)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方面达到:

 1、能把握戏剧情境、结构、事件等的内涵,并在创作实践和作品分析评价活动中加以运用; 2、具备基本的舞台思维,能通过戏剧动作、场面等进行艺术表达; 3、能将所编演的作品转化为文本形式,做到体例合乎规范。

 4、理解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人类生活的构思方式之一,认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在审美感知、文化理解方面达到:

 1、能从舞台艺术整体构思、细节处理等角度,对所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意蕴内涵等进行初步分析; 2、能对所欣赏作品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3、表达观剧的感受和见解,能做到条理清晰; 4、具备基本的戏剧(含戏曲)艺术史论知识,认识审美观、价值观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三)在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方面达到:

 1、初步了解“教育戏剧”和“教育剧场”的基本观念,能运用“教育戏剧”的方法设计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能运用“教育剧场”的方法策划体现时代主题的戏剧活动。

 2、认识戏剧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知道跨学科、跨领域的探索是艺术创新的重要方式。

 五、艺术课学业水平考试与与评价结果纳入中考 艺术课的学习成绩评价涉及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和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考核方式釆取过程性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评定方式,将评定结果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地区教育质量评估等的参考依据。

 (一)学生艺术课的成绩评价包括:

 1、课堂评价 由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学习态度、课堂学习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2、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作业设计包

 括独立完成型与团队合作型、书面型与活动实践型、巩固练习型与创意实践型,也包括共性化作业与个性化作业。

 3、期末评价 期末评价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期末考核的结果。其中,期末考核要依据本学期的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实际组织实施。

 4、评价结果的呈现 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分项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避免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

 (二)学业水平考试 1、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 义务教育艺术学业水平考试是以学业质量标准、课程内容为依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旨在检测和衡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

篇四: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学美术教师《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学习 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6 篇

  第一篇

  本次课程改革有一个最大的亮点是没有美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而是将音乐与美术学科综合为艺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有以下几个重点值得我们再认识美术学科:

 一、核心素养的变化 之前我们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现在综合为艺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去掉了图像识读,将其包含在美术表现里面。美术表现改为艺术表现,更宽的包含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审美判断改为了审美感知,更加突出了本次课改更注重感受和体验的特点。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保留未变。

 “综合”是这次艺术课程改革的精彩亮点。艺术课以人文主题式学习方式为主,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多种艺术综合共生互生。通过听觉+视觉+知觉,促进通感能力。体验+情感+思维提高艺术修养,完善人格。

 三、弘扬经典传统文化 通过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抵制低俗的,不健康的文化残害。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

 四、条理性更强 1-2 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美术课定义为造型.美术,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造型活动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丰富学生感受。3-7 年级以美术学科为主,融入其他姊妹学科,奠定美术学科的双基,8-9 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 1-2 项艺术特长,从感性逐渐到理性达到更高的思维。

 五、四大学习领域脉络更清 四大学习领域没有改变,更加清晰的分别确定了各阶段目标,与教学大纲笼统地确定确定教学目标相比,内容更充实,脉络更清晰。横向理解四个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纵向理解阶段目标的分层递进特征。

 新课标的颁布,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要从一个美术教师的角色努力向着合作型教师,创新型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艺术教师。

  第二篇

 通过美术组集体对即将实施的 2022 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与现课程标准的对比,我做了以下总结。

 1.新课程标准具有导向性、选择性。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美术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大纲列出具体的知识点)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例如 1-2 年级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建议是:教学活动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2.美术新课程标准与学科中心的转变。它要求在美术学科中,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再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究性地学习、综合地学习。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训练学生绘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通过本次解读和学习,也引发了我对今后教学的一些思考。首先教师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力要加强,其次要加强自身对知识的融通与理解。教师要形成良好的课程观,而不仅仅是课堂观。应该更多的开展一些大单元的主题教学,以增强知识的连接、整合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教学中,根据《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和指向,真正体现美术教育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

 着眼于未来,美术团队采取积极行动,提升教师学习力,塑造“成长型”教师。这次新美术课标学习交流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让我们带着新的理念,新的思考,迈出新的征程!

  第三篇

  2022 年 4 月 21 日,新修订的《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正式发布。课程标准是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推进。

 那么,它带来哪些变化呢? 1.解决“三维目标”16 年以来相互割裂的问题。

 例如,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4 类艺术实践,涵盖 16 项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整体结构图更系统,更具有全面性。

 2.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和国际视野。

 由以往的学科本位取向转到育人本质取向。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教育取向是全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方向。

 3.带来美术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每一学段详实阐述具体学习任务,包含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教师和学生更具有任务的明确性,自然带来教与学的变革。

 4.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化、具体化; 新美术课程标准解决知识技能如何转化为育人导向、功能的科学化教学设计,将目标落实在具体的课堂环节。

 5.落实“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根本要求。

 美术学习的成果并非仅仅是看到学生的美术作业,更重要的评价指标是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内化于心的内在素养提升,具体反馈点在增添了学业质量的阐述。

 《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的阅读,我还停留在认知的舒服区,它的精华,需要我静下心来去梳理、去思考、去实践。我们会用开阔的人生视野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美育课程。

  第四篇

  新版美术课程标准的发布,可以说让教育者非常激动。

 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学领域,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社会交往、文化学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本位美术教学是课程改革进入新时期的标志。

 精心耕读这一百多页的细则,不难发现,新版较之老版的修订之大。以美术鉴赏为例,从审美角度看,美术欣赏课程,学生面对的都是图像信息,而不是文本信息,所有要解决的问题都要从图像入手。因观念、维度、材料和技法等差异,图像会呈现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图像会因为形式美原理的运用,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和品味。图像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反映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说,美术鉴赏教学活动现在的学习内容、方式均和过去有所不同。经典的美术作品,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若学生对于经典美术作品的鉴赏没有任何感受或者不强烈,则会减弱甚至失去美术学科以美育人、以德树人的意义。

 以上仅是我在学习过程中萌生的一点思考,对于新课标的研读还在继续,愿我的学与思给我的美育教学带来更科学、更前沿的指引。

 第五篇

  2022 年 4 月 21 日上午,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最新修改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有关情况做了说明,新版课标将于 2022 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

 2022 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于 2022 年 3 月 25 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课标包括艺术教育在内共有 16 个。教育部要求各地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落地实施。加大条件保障力度,保证课程有效实施。下面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标准中,艺术课内容、考试及学习方式做一个梳理,方便家长们了解。

 一、艺术课程内容分五大类,戏剧影视分量加大,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内容 教育部颁布的 2022 艺术教育课标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 个学科。

 整体的课程设置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且课程时长要达到九年课时总比例的 9%-11%。

 各科学习占有总课时的时间分配表 新课标中,明显增加了和扩大了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范围,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和舞蹈外,特别增加了戏剧(戏曲)和影视教育份量,并对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估都有具体的建议和标准。戏

 剧教育除了作为一大专门项内容外,还在其他四大内容中都有涉及,在音乐、美术、舞蹈和影视课程中,都提到要求利用戏剧游戏或情境表演的方法,对相关的艺术进行综合的表达与呈现。由此可以看到是国家、教育部对教育戏剧的重视,我国中小学教育戏剧的春天即将到来,这对于在教育戏剧行业奋斗了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二、学生至少要学习两门艺术课,课程内容要与幼儿园和高中双向衔接 在艺术课程安排方面,新课标要求分学段教学,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具体安排是:

 1~2 年级开设唱游-音乐、造型-美术;3~7 年级开设音乐、美术,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可以提前到 7 年级(初一)。

 新课标要求,艺术课程设置要遵循艺术学习规律,体现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连续性的特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分阶段设置,第一阶段(1〜2 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体现从幼儿园综合活动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与衔接;第三阶段(8〜9 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 1〜2 项艺术特长,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相衔接。

 三、各门艺术课的学习设置了具体的学习内容

 以戏剧课为例,戏剧(含戏曲)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4 类艺术实践,涵盖 10 项具体学习内容,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戏剧(含戏曲)学科课程内容框架 戏剧(戏曲)课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学习任务:

 1〜2 年级:学习任务主要依托唱游• 音乐实施,任务为“模拟表演”,即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动物、植物进行模拟,培养学生对所表现对象特征的观察和概括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表情、身体、语言进行表演。

 3〜7 年级:学习任务主要依托音乐及语文、外语实施,任务为“课本剧表演”,即选用音乐、语文、外语等教材中的教学素材,进行课本剧编创表演,观看传统戏曲表演,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意识和对表演活动进行评价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 7 年级开设戏剧(含戏曲),学习任务围绕“戏剧游戏”展开。

 8〜9 年级:学习任务包括“演出舞台剧目““编演故事脚本”“记录观剧心得“和“策划戏剧化活动”。

 四、艺术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业评价:学生选课,不设水平等级,只判是否合格 新的课标要求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评价。要求重视艺术课学习的过程性、基础性考核与评价;尊重学生艺术学习的选择性,以学定考,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专项考

 核。

 新课标规定:艺术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按照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 个学科分别制定的。音乐和美术设 1〜9 年级四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舞蹈、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设 8〜9 年级一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

 要求各艺术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具有可测性、可评性,不设水平等级,只规定学生在每个学段学习结束之后应达到的合格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以戏剧课为例,具体的教学目标大致如下:

 (一)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方面达到:

 1、能把握戏剧情境、结构、事件等的内涵,并在创作实践和作品分析评价活动中加以运用; 2、具备基本的舞台思维,能通过戏剧动作、场面等进行艺术表达; 3、能将所编演的作品转化为文本形式,做到体例合乎规范。

 4、理解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人类生活的构思方式之一,认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在审美感知、文化理解方面达到:

 1、能从舞台艺术整体构思、细节处理等角度,对所欣赏作

 品的艺术特色和意蕴内涵等进行初步分析; 2、能对所欣赏作品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3、表达观剧的感受和见解,能做到条理清晰; 4、具备基本的戏剧(含戏曲)艺术史论知识,认识审美观、价值观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三)在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方面达到:

 1、初步了解“教育戏剧”和“教育剧场”的基本观念,能运用“教育戏剧”的方法设计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能运用“教育剧场”的方法策划体现时代主题的戏剧活动。

 2、认识戏剧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知道跨学科、跨领域的探索是艺术创新的重要方式。

 五、艺术课学业水平考试与与评价结果纳入中考 艺术课的学习成绩评价涉及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和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考核方式釆取过程性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评定方式,将评定结果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地区教育质量评估等的参考依据。

 (一)学生艺术课的成绩评价包括:

 1、课堂评价 由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学习态度、课堂学习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2、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作业设计包括独立完成型与团队合作型、书面型与活动实践型、巩固练习型与创意实践型,也包括共性化作业与个性化作业。

 3、期末评价 期末评价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期末考核的结果。其中,期末考核要依据本学期的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实际组织实施。

 4、评价结果的呈现 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分项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

篇五: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学习心得体会及《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目 录 1. 2022 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学习心得体会 2. 2022 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学习心得体会 3. 2022 年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线上学习心得体会 4.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 版线上学习心得 5. 学习 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6. 学习 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的教育即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 .新课标的第一个突破:强调核心素养 任何国家的教育都离不开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促进人的发展。我们通过教育传承文化,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资源,把优秀的、符合时代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给下一代,同时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

 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新课标的第二个突破:学业质量 2011 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只有内容标准,就是知识点标准,它超越了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现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专门有一个学业质量标准,就是内容标准加上学业要求,再加上学业质量。学业质量不只是基于知识点的考试成绩,学业成就综合表现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学业质量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作业、测验的依据。

 基于新课标的实施,对我们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关注素养,不只是关注知识点。知识点目标是阶段性目标,是小步子、小阶段,我们的目标要变大。素养目标不是靠上一节课、也不是靠听就能听出来的,要强化学科实践,自己去尝试去感受的过程。还有要推进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做“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即要落实因人导学等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实施教学的时候要提前预设,看看能提升学生哪方面素养,需要学生做什么,怎样的学习效果最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达到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效果。

 2022 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学习心得体会

 2022 年 4 月 21 日,新修订的《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正式发布。课程标准是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推进。那么,它带来哪些变化呢 1.解决“三维目标”16 年以来相互割裂的问题。

 例如,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 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 探索”4 类艺术实践,涵盖 16 项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整体结构图更系统,更具有全面性。

 3 ,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和国际视野。

 由以往的学科本位取向转到育人本质取向。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教育取向是全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 方向。

 4 .带来美术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每一学段详实阐述具体学习任务,包含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教师和学生更具有任务的明确性,自然带来教与学的变革。

 5 .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化、具体化; 新美术课程标准解决知识技能如何转化为育人导向、功能的科学化教学设计,将目标落实在具体的课堂环节。

 6 .落实“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根本要求。

 美术学习的成果并非仅仅是看到学生的美术作业,更重要的评价指标是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内化于心的内在素养提升,具体反馈点在增添了学业质量的阐述。

 《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的阅读,我还停留在认知的舒服区,它的精华,需要我静下心来去梳理、去思考、去实践。我们会用开阔的人生视野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美育课程。

 2022 年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线上学习心得体会 疫情期间,和学生一样,我们做老师的也有需要完成的作业:学习、研讨、听专家讲座,给自己“充电”,一日不可荒废。孟子日:“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今天上午 9 时 30 分,**县 Al 工作室主持人 XXX 老师,带领*县英语老师在线聆听了XXX 教授“共读新课标,同研新方向”讲座,大家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程教授首先介绍了义教课标(2022 年版)的修订背景和主要的修订内容:

 一、重新界定了英语课程的性质 二、提出了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 三、设置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目标 四、优化了英语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 五、重新规划了英语课程的实施路径。随后,程教授从“核心素养的演变、内涵与构成”“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英语课

 程的核心理念”“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英语教学途径与方法”“英语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六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最后,回归到日常教学,落地到教研备课。程教授通过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与老师们分享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与策略,为后续教学教研工作更新理念、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程教授给出了很多建议,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指出“真实的课堂”特别重要。而“真实的课堂”,更多地使用生活中的真实语料,要求学生运用英语来理解信息并且表达自己。

 接下来,XXX 老师分享与总结,在新课标中,英语课时的占比为 6-8%。与道德法治并列,在所有学科中排名倒数第三,一方面是英语课时量减少,可另一方面英语考试难度却在增加。这就是说,以后中考英语的难度上限会更高,学生们之间的成绩落差会越来越大,其次从考察知识考察能力的转变,作为老师应该积极思考,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理解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挖掘身边的教育教学资源。

 上一次课标更新是在 2011 年,每一次更新,都决定了未来十年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于所有老师和家长来说,这都是顶天的大事儿。从双减再到新课标,咱们国内的英语教学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接下来我将继续好好研读课标,好好领悟,来指导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 版线上学习心得 近日教育部新颁布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 版,2022年 4 月 23 日,XXX 老师组织全县小学英语教师在钉钉线上学习领会英语学科课程新标准。本次线上活动分为两部分:观看 XXX教授的讲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发展的新方向》、XXX 老师分享与总结。

 首先,XXX 教授的讲座从 XXX 教授从六大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①核心素养的演变、内涵、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 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 ③英语课程育人途经; ④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 ⑤英语学习活动观; ⑥考试与评价改革。

 经过程教授的详细研读,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育部对《2011 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与旧的课程标准相比而言,2022 版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开发。并且对教学目标进行修正,更加细化和具体。特别要注意避免的是程教授提出多

 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听关于 SeaSon 这一主题的课程时,老师教授学生在输出时,更多关注到课本句型的内容,不同地域的学生的小练笔内容大同小异,而没有注意到地域差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有意无意地注重应试教育,对学生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的渗透反而放在次要的位置,与我们的课程标准背道而驰。

 接着,XXX 老师从新版课标的内容进行分析,①英语占比越来越低(6%〜8%),②考试难度增大,③从考察知识转变到考察能力。新课标所反应的小学英语的课时量减少难度却在增加,从原来的学习基础知识转变到实际运动能力。作为老师应该积极思考,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理解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因此,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刻做好学习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今天的学习收获很大,在两位前辈的解读下,超长篇幅的2022 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脑海中更加清晰。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各方面知识!

 学习 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一.考试难度增

 大英语课时占比比较少,但是考试能读增加。新课标明确要求口语考试,这说明英语考试从知识考查专项能力考查。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学生养成不怕讲英语,并多开口说英语。

 二.词汇量增加 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量由原来的 1600 个增加到 2000 个,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会使用的单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渠道学习英语。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爱上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词相对来说就容易记了。新课标加入语篇的要求这要求我们不能单独的去学习单词,句型,语法,而是要以语篇理解应用为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去获取表达主题相关的信息,并且能够结合语篇情境,听得懂,说得出。采用“形”“意”“用”相结合,借助肢体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于小学老师而言方式很重要,需要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层层递进。

 三.新课标增加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去想展示世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会是未来的趋势。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平时可以多给孩子阅读一些由于中华优秀文化内容的书籍并且拓展这方面的词汇量。新课标给予教师新的方向和思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在实践中探寻出新的道路,继续前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欢笑中进步、成长。

  学习 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课标也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上一次课标发布是在 2011 年,每一次更新,都决定了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所有学生、老师和家长来说,这都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教学与测试的原则与发展方向。

 新旧课标对照,总体上来看,在新课标学科课时设定上,英语课时的占比为 6-8%,与道德与法治并列,在所有学科中排名倒数第三,课时减少显明。但是,课时量减少了,教学与学习的要求确变高了。2011 年版课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量为 1600个,而 2022 版新课标最高级别的词汇量是 2000 个。多出来的这400 个词汇,就是出现新课标的最高级别一一“三级+”。

 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按照三个基本级别提出具体要求,对各“级别+”的内容用标识,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词汇学习不只是记忆单词的音、形、义,还要学习一定的构词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篇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活动,理解和表达与各种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除了词汇量增多,阅读写作要求也增多了,具体来说,以前学生做阅读理解题,即使读不懂文本意思,也能够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线索,来找到纸面上显性的答案。以后这种套路化应试技巧会越来越失灵,只有深入读懂了

 文章结构、内容,在结合语境对比分析归纳等有意义的思维活动参与后,才能真正拿到最难题目的分数。英语会逐渐从考察知识到考察能力。

 从双减再到新课标,国内的英语教学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新课标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自我,通过实践与反思提高教学能力,就能助力我们的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推荐访问:美术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新课标 课程标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文山文库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224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