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山文库网>心得体会 > 学习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4篇

学习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4篇

时间:2022-10-03 19:55:04

学习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4篇学习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 积极推进数字新经济发展心得体会11 以新产业生成新动能,以新动能赋予经济新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4篇,供大家参考。

学习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4篇

篇一:学习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

推进数字新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1 1

 以新产业生成新动能,以新动能赋予经济新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新技术、新产业的不断涌现,乃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而在每一次危机之下,都孕育着新的机会。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也创造了新的商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成为经济复苏的主导力量。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据测算,我国数字经济总量的 GDP 占比超过 1/3,就业岗位占就业人数约 1/4,截至 2019年底,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 35.8 万亿元,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带动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新经济意味着新产业、新需求、新消费,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社会各个领域正在走向全面数字化,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催生出无数新兴产业,创造出大量新产品和服务,为刺激消费经济复苏,振兴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研究显示,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 GDP 增长 0.5%至 0.62%,数字技术将全面渗透到各个行业,并实现跨界融合和倍增创新。数字化将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把我国的产业优势延伸到数字时代,有效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数字经济,本身也带有共享性和开放性,只有坚持均衡普惠原则,尽可能打破信息孤岛、消除沉默数据、填补数据鸿沟,促进互联互通,才能让数据资源的价值充分涌流,让全体民众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如今,由网购、外卖、移动支付等组成的数字化消费场景早已融入寻常百姓家。提升互联网普及率,推动数字经济向我国基层、农村延伸,正在成为现实。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今天,如要打通国内大循环,也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中的作用。以疫情期间某些知名电商的表现为例,数字经济所带来的高效率和高品质服务,确也正在形成新的增长点,发挥出驱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势能。

 目前,中国市场数字化进程领衔全球,社会各界普遍接受数字新经济,各行各业积极响应中央精神,对数字化技术展开深入部署,迎接新时代的未来发展机会。岳麓峰会顺应时代潮流,引领行业风气,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添砖加瓦,为数字新经济建设奉献力量,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技术基石。

篇二:学习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

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学习心得体会/发言稿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文件精神,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员我深有感触。下面我从 数字化能力建设与国企改革发展来说说我的学习感悟。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深化国企改革不仅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从企业视角看,改革超出了产品经营层面的发展,其本质是在原有基础上引入新元素——如股本、制度和商业模式等。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数据成为经济活动中一类重要生产要素,亦成为国企改革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元素。国有企业应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引入数据这一时代元素,将数据资源固化为企业内部优势,建设数字化能力,把握发展窗口期,掌握发展主动权。

 (一)数字化能力建设的内涵

 数字化能力建设是指企业通过数据的收集、筛选、汇总、分析、应用等步骤,培养数据核心能力,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的过程。数字化能力建设的核心在于企业自身数字能力的积累。诚然,企业可以通过与数据公司合作的方式提高数字化水平,但这并非是企业发展的优选,从长远看来,建立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才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上策。

 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培养可从两点入手。一是数字化技术及服务能力的建设。具体现为三个“数据力”:数据收集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应用能力。数据收集处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数据质量,是数据价值的保障;数据分析能力是企业数字能力的核心部分,决定了数据的价值;数据应用能力是数据结合场景变现的能力,是企业将数据转变为资产的最关键一步。通过数据收集处理系统建设、数据分析算法改进和数据应用场景开发,国有企业可将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实现数字化基础建设,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二是数字化管理及组织能力的建设。为担当好数字化变革领导者的角色,国有企业应明确数字发展规划,做好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顶层布局。从内部视角看,管理层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上而下地制定发展规划,随后由执行部门落实到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能力建设的各方面;

 从外部视角看,国企应发挥其影响力与带动力,形成对产业链的引领效应,以数据共享赋能产业链,转竞争为合作、化封闭为开放,由此确立更大的发展格局。

 (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时代特征发生了变化,这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时代下的经济发展特征可概括为“三个驱动”:

 第一,数据驱动。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数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宏观层面看,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资源和新兴要素,已然成为经济发展在生产领域的核心驱动力;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的收集、整合与分析,数据力成为企业的一项核心能力,并为企业拓展业务模式、保持增长动能提供了有效保障。

 第二,技术驱动。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技术则是其直接表现形式。技术进步使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改造,大大提高了这些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扩大了产业对数据深度的管理需求。新科技革命将促进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化发展,技术与数据的融合将重构产业格局,这也为企业业务场景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第三,场景驱动。数字时代催生和孵化了多样化的场景,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在场景中不断升级,进而倒逼厂商开发与之匹配的产品与服务;同时,厂商针对可预期的场景变化开发的新型产品与服务,又进一步引领了需求的风向。由此,景逐渐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经济价值创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应用场景。在可预见的将来,商业模式的场景化必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三)国企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

 从历史沿革看,在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改革路径选择有很多,例如放权让利、转机建制和产权改革等。这些路径旨在破除发展中的弊病,属于“问题导向”式改革。但这类改革举措仍停留在孤立地解决自身问题的阶段,缺乏“互联”思维,且主要以解决问题、弥补短板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企业的优势发挥。以数据联结产业生态、探索发展逻辑,有助于应对以上问题,是国有企业“使命导向”下的内生性改革。这一变革虽不触及所有制,但同样引入了新的时代元素,体现了国企改革发展的前瞻性;虽然可能会经历阵痛和不适,但却是国有企业主动寻求变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新尝试,是国有企业以史为鉴、秉持初心的体现。

 从时代特征看,经济环境的各项变化皆围绕着一条共同的线索——数据。产业层面数据与技术的融合催生了新的产业生态,消费层面数据与场景的融合创造了新的商业价值。从国有企业效益角度来看,数字化能力的培养是将国有企业优势固化的有效渠道。国有企业的优势包括卡位优势、重要领域、核心地位、政策支持等,数字化能力建设有利于国有企业将各类优势固化为核心数据优势,提升企业数据力。从国有企业使命角度来看,数字化能力建设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有企业影响力带动力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主要集中在基础性产业与服务业,是公益性与商业性的统一。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身效能的提升,还要考虑企业的外部效应。通过汇集行业数据,搭建数据服务平台,国有企业将带动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产业新生态。有鉴于此,数字化能力建设是推进我国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时代路径,是国企改革发展的全新赛道。

篇三:学习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二篇)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 10 月 18 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发展安全两件大事, 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我们要深刻领会、 准确把握, 有力有效抓好贯彻落实, 大力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一、

 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

 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顺应大国发展规律、 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数字经济是畅通经济循环、 激活发展动能、 增强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

 数据已经成为重

 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 深入渗透到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引领劳动力、 资本、 土地、 技术、 管理等要素网络化共享、 集约化整合、 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 打通资源要素流动堵点, 大大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生产力快速发展, 引领生产主体、 生产对象、 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变革调整, 驱动实体经济体系重构、 范式迁移, 提升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 实现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 提升经济发展整体效能。

 数字经济助力增强经济韧性, 推动社会组织方式向平台化、 生态化转型, 打破产业和组织边界, 提升企业间协同水平,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在逆全球化叠加疫情冲击的双重影响下, 数字经济呈现逆势增长态势, 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平稳。

 (二)

 发展数字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 强渗透性、 广覆盖性, 能够有力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活跃, 大数据、 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能力强、 成长潜力大、 综合效益好, 推动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数字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经济运行模式, 5G、 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推动农

 业、 能源、 建筑、 服务业等传统领域数字化发展, 引领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

 数字政府、智慧城市、 数字乡 村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和治理方式变革, 随着“一网通办”、 “一网统管”不断深化, 公共服务更加便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推动构建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 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 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

 数字经济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 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 纷纷加强战略制定、 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促进创新增长和数字经济发展。

 我国拥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 网民数量世界第一, 数据资源规模庞大, 产业数字化转型场景丰富,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将催生更大规模、 更加多元的内需市场。

 二、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

 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 建设数字中国、 智慧社会, 加快推进数字

 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20 年,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7.8%, 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一)

 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数字消费、数字产业等快速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 在“宽带中国”战略等重大政策推动下, 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

 截至 2021 年 11 月 , 已开通 5G 基站 139.6 万个, 占全球 5G 基站总数超过 70%, 5G 终端用户 达 4.97 亿。

 我国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实现从“跟跑”、 “并跑”向“领跑”转变。

 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一, 我国网民规模连续 13 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1 年 6 月 已达 10.11 亿, 庞大的网民规模奠定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十三五”期间, 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速达 11.6%, 连续 8 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2021 年 1—6 月 , 全国网上零售额达61133 亿元,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0263 亿元。

 数字产业快速壮大,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 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带动了数字产业持续迭代、 快速增长。

 近 6 年来, 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 29 位跃升至第 12 位。“十三五”期间, 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从 4.28 万亿元增长到 8.16 万亿元, 年均增速

 13.8%, 远高于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二)

 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推动制造业、 服务业、农业全方位、 全角度、 全链条转型升级。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 企业“上云用 数赋智”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 2021 年 10 月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 54.6%、69.8%、 74.2%, 具备行业、 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 100 家, 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 7600 万台, 有力推动制造业降本增效。

 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电子商务、 移动支付规模全球领先, 网约车、 网上外卖、 远程医疗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 2021 年 6 月 , 用户规模分别达 3.97 亿、 4.69 亿、2.39 亿, 持续助力扩大内需。

 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 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农业生产领域的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应用比率超过 8%, 产品溯源、 智能灌溉、 智能温室、 精准施肥等智慧农业新模式得到 广泛推广, 大幅提高了农业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三)

 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数字经济在稳投资、 促消费和稳外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现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数字经济拉动投资增长, 5G 等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 累计有效带动数字产业领域投资近千亿元。

 截至 2021 年 6 月 , 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8.3%,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18.9 个百分点, 比同期工业投资高 12.1 个百分点。

 新型消费扩展消费新空间, 农村电商激活下沉市场, “十三五”期间, 农村网络零售额从 0.35 万亿元增至 1.8 万亿元, 年均增速 38.75%。

 电子商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带动长尾市场。

 智能化产品驱动消费升级,扫地机器人、 智能手机、 智能手表、 智能音箱等智能产品销量全球领先。

 数字贸易培育出口新优势, 拓展了国际贸易的深度和广度。

 2021 年 1—6 月 , 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 8867 亿元, 同比增长 28.6%。

 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口 径测算,2020 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 44.5%, 成为稳外贸的重要抓手。

 (四)

 数字抗疫发挥举足轻重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疫情、 复工复产、 稳定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战“疫”成效显著, 各级政府和有关企业借助数字技术进行疫情防控。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健康码”互通互认, 基本实现“一码通行”,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累计提供跨地区健康码状态信息查询使用量 650 亿余次, 助力人员有序流动。

 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全面恢复, “无接触配送”、 “智能取餐柜”

 等服务有力保障了居民生活需求,在线问诊、 直播教学、 数字文娱等线上服务有效减少人员流动, 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

 远程办公、 云签约、 云招标、 云面试等服务助力“停工不停产”,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新业态、 新模式助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线上招聘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共享员工”、 灵活用工等方式创造新就业岗位。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规模超过 6000 万, 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新职业、新岗位, 成为就业“蓄水池”。

 (五)

 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数字政府、 数字惠民服务、 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 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数字政府效能不断增强, “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联通 31 个省(区、 市)

 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 46 个国务院部门。

 “一网通办”、 “异地可办”、 “跨省通办”渐成趋势, 截至 2020 年底, 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的比例达到 82.13%, 全国一半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超过 40%, 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数字惠民服务推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民生服务领域数字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 2020 年底, 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

 互联网接入率达 100%, 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建成运行, 医保电子

 凭证用户 量达到 3.76 亿, 累计支付 7218.4 万笔。

 截至 2021 年 9 月 , 全国已有 104 家网站和互联网应用初步完成适老化改造, 推动提升数字经济可及性和包容性,助力消除“数字鸿沟”。

 数字乡 村助力乡 村振兴。

 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 超过 99%实现光纤和 4G 双覆盖。

 乡村新业态蓬勃发展,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带动农民增收, 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 乡村治理数字化助力强村善治,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乡 村宜居宜业、 农民富裕富足。

 (六)

 数字经 济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我国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数字经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数字治理规则制定,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取得良好成效。

 主动贡献“中国智慧”, 2015 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 着眼于世界前途命运的共同关切, 秉持全人类发展福祉的普遍道义, 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认同。

 积极提出“中国倡议”, 联合有关国家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 、 《“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 等, 主动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CPTPP)

 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

 , 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和平、 安全、 开放、 合作的网络空间。

 推动共享“中国红利”, 深入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 主办“一

 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际会议,为世界搭建全球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的平台。

 杭州、 深圳等城市已与国外城市建立了点对点合作机制, 中国电商平台助力全球中小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让数字经济红利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三、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当前,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 供给冲击、 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必须以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 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 以数字红利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为根本目的, 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构建数字合作格局,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一)

 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加快突破数字关键核心技术, 是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

 要强化数字技术基础研发, 瞄准战略性前瞻性领域, 加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力度, 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

 构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 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数字技术服务企业联合创新。

 推进创新资源共建共享, 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开源社区、 开源平台、 开源项目发展, 促进创新模式开放化演进。

 推进数字技术成果转化, 以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 优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机制, 加快创新技术工程化和

 产业化。

 (二)

 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新型基础设施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和关键支撑。

 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网络扩容提速、 5G 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 构建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抓紧在全国建设 10 个左右数据中心集群, 加快打造全球覆盖、 高效运行的通信、 导航、 遥感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

 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 加速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重点在工业、 交通、 能源、 民生、 环境等方面开展建设, 逐步形成网络化、 智能化、 服务化、 协同化的融合基础设施。

 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超前布局科学研究设施, 提升技术开发设施, 建设创新创业服务设施, 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协同、 先进、 开放、 高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三)

 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提升数字生产力、 激活发展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效抓手。

 要全面...

篇四:学习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

科技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

 发展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 2019 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在新时代,如何更好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数字世界版从本期开始开设“数字科技名家谈”栏目,约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为栏目撰稿,聚焦数字科技前沿方向和关键领域,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的最新思考和最新成果。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科技作为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各方面产

 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数字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动能持续转换、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的有效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祝贺 2019 年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时指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时代新篇、亮丽华章。

  一、数字科技有助于经济转型,突破“大而不强”痼疾

  当前中国经济特别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痼疾是“大而不强”。今年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指出,虽然当前我国制造业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但产能落后现象明显,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仍较薄弱。统计显示,我国机床产量占全球 38%,但高档数控机床依靠进口;钢产量世界第一,但码头高吨位起重机的钢丝绳需要进口;铝产量世界第一,但飞机制造用铝依赖进口。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实现全球产业链条从低端向中高端的跃升,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发展方式深刻变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新兴数字科技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任务。“从数据中来,

 到实体中去”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扎实有效的数据积累和价值挖掘,数字科技可望全面赋能金融机构在获客、审核、运营、风险定价、反欺诈、贷后管理及资产证券化等各领域改变传统作业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更好地支持企业特别是民营及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与发展难题,化解落后和过剩产能,助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数字科技促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其在第一、第二产业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人工智能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对转变生产方式具有积极影响。譬如,在对农户给予“精准滴灌”信贷支持的同时,还为其提供“猪脸识别”等现代化的种养殖管理、物流与监控系统,有助提升农业组织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降本增效。通过利用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让锅炉热效率提高 0.5%,60 万千瓦机组一年可节约燃料费用 200 余万,在降低全社会能耗与污染治理成本的同时,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精益化转型。

  二、数字科技有助于提高经济“成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经济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与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际与国内问题相互影响的大背景下,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成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保持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其中,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核心,是各行各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必须从战略高度认知技术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夯实创新基础,在数字科技发展的各个前沿阵地大有作为。

  数字科技正在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助推器。首先,它可以对行业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技术设施进行重构,从而加速新技术应用,提高资源流转效率,避免无序、重复、低效建设,降低企业的开发和运营成本。其次,可以基于对大数据的积累和洞察,丰富产业知识图谱,对行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重塑,探索出更符合国内企业资源禀赋、国内用户需求偏好的发展路径。再次,还可以结合具体的场景化实践,深化业务融合与技术创新,促使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紧密贴合,为行业持续发展创造长期价值。

  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核心技术已经活跃在我国产业赋能的各个领域。其中,人工智能意在通过语言和图像识别、神经网络等技术延展人类智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用户身份、预测用户行为和替代真人参与。云计算可以帮助企业整合信息系统、消除数据孤岛、快速部署和上线开发需求,增强获客、运营与风控创新能力,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三、数字科技有助于启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培育经济新

 增长点

  18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先后发生三次工业革命。与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和计算机通信革命均发端于西方国家不同,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中国与发达国家置于同一起跑线上,面临同样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新一轮工业革命将是由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一系列创新带来的物理、网络与生物空间三者融合,开启连接、融合与共生的崭新时代。数字科技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将为实体经济创造新动能,加快打造“数字中国”,纵深实现数字经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恰与我国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形成历史性交汇,带来“百年一遇”的历史机遇。

  数字科技与实体产业共建于各行各业,在多场景中打造数字生态,由点及面,共同描绘出数字中国的新蓝图。伴随5G 技术逐步成熟,5G 产业生态加速构建,万物互联和人机深度交互正在成为现实,数字科技在推动数字经济方面也将会更加得力。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下,我国已向基础电信企业颁发 5G 牌照,标志着我国进入 5G 商业发展、产业应用新阶段。借助各类传感器、监控器、计算器及实时定位系统,将可实现对各类物品智能化感知、识别与管理,在制造、物流各领域用于远程及无人操控,助力企业轻型化与降

 本增效。

  城市作为承载各行各业的场景综合体,是数字中国的天然组成部分。智能城市建设是政府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抓手,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数字城市信息是实现智慧城市的战略准备,基于数字科技手段的城市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可以提供标准化的数据结构、模块化的算法模型与数字网关,从而有效获取、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和智能识别海量数据,在帮助政府打破信息孤岛的同时,充分保护企业和居民的个人隐私,在无需重复搭建底层基础设施的条件下,直接赋能城市管理与服务,实现各方生态共赢。

  当前“数字中国”建设方兴未艾,数字经济发展呈现蓬勃的势头,并开始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展示了巨大的发展潜能。数字科技正在成为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展望未来,数字科技发展将进一步渗透至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驱动由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组成的二元结构,向加入信息空间的三元结构转变。在资源要素驱动乏力、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消费需求多样化且易变的背景下,实体产业转型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日趋强烈,将为数字科技创造更为巨大的发展机会。数字科技在成为数字经济实现手段的同时,本身也是一个新的行业形态,值得我们

 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抱持更多期待。

推荐访问:学习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科技创新 推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文山文库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224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