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山文库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3篇

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3篇

时间:2022-10-04 13:20:04

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3篇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2021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__观看典籍里的中国个人感想55篇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一 【品读尚书,品味经典】 最近几天,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3篇

篇一: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21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_ _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个人感想5 5 篇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一

 【品读尚书,品味经典】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

 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二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

 《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

 穿越时空、对话先贤

 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

 沉寂千年 《尚书》破壁而来

 这本书

 穿越千年

 才重回世人面前

 1900 年

 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

 内藏典籍万卷

 沉寂了近千年

 这些典籍破壁而出

 清朝末年,1910 年

 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

 《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

 现在

 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

 世代传承

 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

 千年来

 《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

 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

 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

 秦末动乱

 《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

 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

 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伏生视《书》如命

 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

 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

 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

 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

 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

 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

 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

 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

 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

 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

 《典籍里的中国》中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

 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

 都将给我们答案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三

 刚到新年,《典籍里的中国》一场“《尚书》的流传”感动了不少人。真的把诘屈聱牙的古籍活了起来!

 可惜,在今古文《尚书》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说得很清楚。

 《尚书》概况

 《尚书》,即上古之书。“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国自古重视文献流传,上古文献有所谓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说。相传,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史官制度,其中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说法,事即为百国之春秋,我们今天可见鲁国之《春秋》。记言之书,即为《尚书》。

 《尚书》为记言,主要记载前代明君贤臣之言论,有典谟誓命训告。而根据所记朝代不同,又分为虞、夏、商、周四部分。

 《尚书》原本称《书》,汉代以后被列入儒家经典“五经”,故又称《书经》。

 今古文《尚书》差别的产生

 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 100 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 28 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

 16 篇。

 伪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 篇(梅赜从原先的 28 篇中析出 5 篇)、伪《古文尚书》25 篇。

 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其中《尚书》部分就以这部《孔传》作注。孔颖达撰的《正义》,成为官定本颁行全国,其经文并刻入《唐石经》中。宋代把《孔传》和《正义》合成《尚书注疏》,明清时刻在《十三经注疏》中。

 唐代起,即有人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伪,宋代吴棫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后递经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人进行了严密考证,最后判定这部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这一本子是"伪孔本"。

 如何看待伪古文《尚书》

 伪孔本中保存了今文二十八篇,虽非先秦原本,但也应该是商周文献的孑遗,仍是当代研究古史的珍贵史料。

 李学勤先生强调:“史料不是只用真假来判断,而是有可行性高低的问题。”因为研究先发现的大量简帛书籍,与现存古书相对比,不难看到,在古书的产生和传流过程中,有以下多种情形值得注意:

 1、佚失无存。2、名亡实存。3、为今本一部。4、后人增广。5、后人修改。6、经过重编。7、合编成卷。8、篇章单行。9、异本并存。10、改换文字。

 “总的说来,除了少数经籍早已被立于学官,或有官本之外,古籍一般都要经过较大的改动变化,才能定型。”

 清华简《尚书》

 在清华大学 2008 年 7 月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出现了失传两千多年的《尚书》真正原貌。

 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

 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傅说之命》与今本《说命》不是一回事。《书序》告诉我们《说命》是三篇。当代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真是三篇 。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四

 1、主持人和嘉宾预热典读会,太吸引人了!

 嘉宾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尚书》学会的钱会长等。

 几个人侃侃而谈,提纲挈领,就把尚书的重要性提了出来。《尚书》对于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了这是一本对全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书。

 《尚书》是源头,就连后来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以及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都是由尚书中的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所以说,尚书重要,因为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2、多舞台话剧场面演绎古代故事,太震撼了!

 演播室之外,表演环节创作班子令人震撼、中国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挂帅担任艺术总监,倪大红亲自出演保护《尚书》一辈子的伏生,演绎了一个精彩的伏生救《书》图。

 伏生,秦朝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从图书馆里偷偷地把尚书运了出来,因为那时候是竹简记录,现在的一本书那时候得写一车竹简,所以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牺牲了孩子和老婆,才把《尚书》运回老家。

 没想到,家乡也是战乱不断,为避战乱,伏生就把尚书藏到了家中墙里,20 年后,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损毁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共 28 章内容还算完整。

 故事虽简单如此,但是用话剧表现出来就难了,可是央视和请来的艺术家门做到了。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在牧野的故事,伏生传书、伏生童年学《书》等几个历史场景,分别在搭建的多个舞台上演绎,梦幻的灯光,场景的无缝切换,演员阵容的强大,精彩的表演,都令人赞不绝口。

 3、撒贝宁和伏生上演穿越,太奇思妙想了!

 撒贝宁和伏生先后穿越 2000 多年的时空进入对方的生活空间并与对方进行对话,这个编剧编得太厉害了,把现代人的疑问提出来,让伏生解答。

 节目的最后,再请伏生穿越到现在的图书馆,让伏生知道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想要看尚书唾手可得,因为人人都有手机,搜啥有啥,这样也可以告慰为保护《尚书》倾其一生的付出和希望了!

 当然,书中对孔子修尚书,他的后人孔安国致力于推广尚书,也有所提及。

 总之,《尚书》作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传承下来九死一生太不容易了,弘扬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和道理,就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的目的,而且央视做得非常完美,真正把这本上古文献解释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让普通人也理解了这些古老的东方思想和古老智慧,相信这些知识一定会滋养更多人的心灵,并点亮他们的未来!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五

 【不读典籍,愧对先人】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

 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

 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2021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二: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2022.5 |节目经纬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继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2021年 2月推出的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更是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全民追捧热潮。《典籍里的中国》以时代空间的交叠、穿越时空的对话、现代科技的运用等多元创新表达手法,勾勒出千年历史中经典书籍的诞生缘起和流转传承,打破了观众对典籍晦涩难懂、常被束之高阁的刻板印象,更让传统文化走出象牙塔,走向大众,达到了讲好故事、打动人心、传播文化的效果。一、 《典籍里的中国》文化内核的创新表达(一)聚焦典籍,挖掘中国精神典籍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传承者。《典籍里的中国》从典籍切入,揭开其背后蕴藏的中国故事、中华文明以及中国精神。在典籍的选择上,节目组不可谓不认真。比如在精神文化方面,节目第一期中的《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作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主张的“德治”深深影响着后世。其中,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思想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第六期中的《孙子兵法》是经典兵书,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告诉人们“重战” “慎战” “安国全军”,也告诉人们要“以和邦国” “以和为贵”。在科学探索方面,第二期中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汇集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为百姓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第四期中的《本草纲目》享誉全球,展现了中华传统医学的魅力,达尔文称之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第八期中的《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展现了追根溯源、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每一部典籍都立足民生、家国,展现中国人对自然、人文、科学和未知的求索精神,站位高远,体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安定、幸福、平等、和谐生活的不懈追求和自我发展、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中国智慧。(二)演绎典籍,故事穿越古今《典籍里的中国》力求明智选择和大胆创新,采用“典籍 +戏剧 +时空”的表达方式,在保留典籍极佳的文化内核的基础上,采用故事串联、时空交叠等手法,将典籍背后蕴含的故事和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观众。例如第七期《楚辞》篇,主要聚焦于《楚辞》中的《橘颂》和《离骚》两个篇目,整个故事由“橘子”串联,讲述屈原和楚怀王从儿时的纯粹情谊到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流放屈原这一过程的基本脉络与框架。在现实故事的讲述过程中,选取幼时为更甜的橘子起争执、儿时立志收复商於之地、传授《橘颂》以明报国之志、仕途坦荡受臣子排挤、秦楚相争楚怀王听信谗言流放屈原等情节。不难看出,节目选择演绎的现实故事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关键事件。在讲述过程中,适时地加入《楚辞》的名句,配以音乐,逐步烘托情感,迎来高潮部分。高潮部分主要是梦境式的对话、时空的交叠和穿梭。屈原宛若在梦境中同敬仰的古代先贤和一生的榜样彭咸大夫对话,抒发一心为民、立志报国、九死不悔的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时空交叠之下,梦境之中,屈原和已经离去的楚怀王再次相遇,忆往昔、谈不甘,使情感再次达到一个高潮。最后,屈原穿越时空,看到了刘向、李白、鲁迅、南仁东和中国如今的航天成就,而后潇洒转身,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尾声处,达到了最后的高潮,也即情感的顶峰。《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这种影视化的手法,将有着极强文化内核却在情感上较少触碰的典籍讲述给受众,通过故事,告慰先人遗愿,坚守爱国意识,传承中国精神,彰显文化自信。二、 《典籍里的中国》文化传播中的情感分析(一)可视化呈现捕捉亮点1.文本故事可视化《典籍里的中国》设置了典读会和专家访谈,通过《典籍里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及启示王前慧摘要: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需要新的载体、策略和创新表达,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文化类综艺节目也成为传播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传播阵地。《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典籍,通过“典籍 + 戏剧 + 时空”的表达方式,构建出脉络清晰、叙事宏大的“典籍”背后的故事与文明,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情感认同49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2.05.013

 | RADIO&TV JOURNAL 2022.5节目经纬表演者领读典籍中的重点语句和专家的深入解释分析,让观众首先对典籍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如《尚书》篇中,专家提到了“民本”思想最初就来源于《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并详细讲解了“五子之歌”的故事。之后采用戏剧表演的模式,将晦涩难懂的典籍转变为易于接受的戏剧,如用表演的形式为观众讲述“伏生护书”的故事,讲述《天工开物》和《本草纲目》的具体章节和主要结构等。这样可视化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得以由浅入深地了解典籍及其背后的故事。2.精神文化可视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精神弦歌不辍。它们伴随着诗歌、绘画、音乐等多种载体代代相传。《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故事选择、隔空对话、时光穿梭、音乐烘托等多种艺术手法和形式创新,将典籍中无形的精神文化财富传递给每一位观众。如《天工开物》篇中,宋应星与袁隆平先生跨越百年,双手紧握,传递出中华民族流淌在血液里的用科技改善民生的创新基因; 《楚辞》篇中的屈原站在庙堂之上高声诵读《橘颂》篇章—— —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在老年之时再见逝去的楚怀王又读《橘颂》,传递出立志报国、九死不悔的爱国之志。3.传承延续可视化传承典籍是《典籍里的中国》希望达到的重要目的之一,任何优秀的文化都需要代代相传才能流芳百世。节目中关于传承的理念设计也随处可见。首先,传承理念体现在典籍故事里的传承上,如《尚书》中伏生讲“书”于晁错, 《论语》中孔子设讲坛传道授业。其次,传承理念体现在节目穿越时空、隔空对话的创新设计上。如《楚辞》篇中屈原宛若在梦境中见到历代先贤,每一期节目最后走过时空甬道时,徐徐走来的历代名家都在不同时代修撰并传承着典籍。最后,传承理念体现在孩童元素的植入上。如《尚书》篇中,伏生来到图书馆中《尚书》的展览现场,一群小孩子背着书包参观展览,提出诸多疑问,讲解员一一解答,讲述《尚书》以及护书人伏生的故事。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齐诵《禹贡》篇: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孩童元素的加入更加强化了传承的理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二)跨时空对话引发共鸣1.沟通层面上的跨时空对话在整个节目的戏剧表演环节,主持人撒贝宁以“来自未来的读书人”自称,掀开整幅画卷,引发回忆,推动各个故事片段的衔接与发展,同时以现代人的视角发出感叹,表达尊崇与敬意,说出了观众想要表达的情感,连接了过去和现在的时空,保证了整个故事逻辑的完整性。2.精神层面的跨时空对话在故事片段之中,主要人物或与次要人物,或与不同时空中的自己进行对话,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表现手法,渲染故事中的情感。比如第三期《史记》篇中司马迁和已逝的父亲跨时空对话,表达子承父业背后的亲情、传承,司马迁坎坷一生中的绝望、痛哭,以及最终决定编撰《史记》的坚定信念与勇气。运用这样的表现手法,将复杂的感情用更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受众可以瞬间领会,直击心灵,引发共鸣。在第七期《楚辞》篇的引子部分,屈原和儿时的自己对话,南仁东和儿时的自己对话,时间的穿越、空间的穿越,通过蒙太奇手法展现在观众面前。视觉上的对比和语言上的冲击,让受众领会到屈原自始至终坚定爱国的信念,以及从屈原到南仁东跨越千年传承下来的爱国精神和探索精神,为这期节目奠定了情感基调。3.传承层面的跨时空对话在故事的尾声,典籍中的故事人物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现代社会,与现代的人进行对话,看千百年来典籍的传承。这是节目的高潮部分,也是情感的顶点。比如在第二期《天工开物》篇中,宋应星来到 21世纪,见到了袁隆平先生,两人都有着相似的“禾下乘凉梦”,都有着希望天下百姓可以吃上饭、吃饱饭的愿望,都在水稻的培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样相似的背景之下,两人双手紧握,先人看到了遗愿被完成,看到了自己的著作广为流传,而观众则看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同一片土地之上相同的愿望和相同的精神。这种情节的设计和视觉的冲击使受众心中的感动、幸福、自豪、遗憾等多种复杂情感达到顶峰,同典籍故事里人物的灵魂产生共振。跨时空对话的手法贯穿始终,既保证了故事叙述的逻辑性,又进一步渲染了情绪,引起情感共鸣。(三)梦境式表达强调传承此处的梦境式表达是指在节目的结尾,从古籍中走出来的人物会在穿越时空来到当今社会后,重回过去,犹如经历一场梦境般幡然醒来,回归现实。对于剧情和剧中人物来说,宛若梦境,而对于观众来说,亦是一种梦境,是梦见为美好世界奉献一生的古代先贤看到当今盛世的美好梦境。在每一期节目的结尾处,弹幕上表达最多的就是“若先生真的可以看见多好啊” “这盛世如你所愿”等留言。观众在感动、自豪、欣喜等正面情感的裹挟中,感受到了遗憾美。这种遗憾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观众一种心理暗示—— — 先贤已逝,但典籍不老,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历代先贤梦想中的时代,希望真的有这样一个时空隧道,让他们看看现在的世界。节目让观众看到了先贤穿过时空隧道的场景,这种想象被满足的愉悦和现实中不可能被满足的遗憾之间的强烈对比,让观众内心产生巨大的空虚感,进一步加深了心中的遗憾。而我们可以做的只能是将承载先贤思想的典籍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典籍和它背后的故事。这才是“遗憾美”所要达到的强调传承的目的—— — 不要让这些灵魂由于传承不力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50

 视听 2022.5 |节目经纬三、 《典籍里的中国》给文化类综艺节目讲好中国故事带来的启发(一)创新表现手法,贴近受众需求自《国家宝藏》以来, “戏剧 +”的表现手法广泛运用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环节中。在《典籍里的中国》中,以典籍中的重要节选部分作为主体,在保证文化内核的基础之上,将“戏剧 +”的手法贯穿其中,打造多舞台、多空间、沉浸式戏剧,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引发共鸣。《典籍里的中国》搭建“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两大舞台,构造出多空间的“故事场”,打造出穿越时空、全景式的独特舞台。一号舞台作为主戏剧呈现舞台,主要用于呈现典籍叙事中的大场面,如《史记》篇中黄帝收复炎帝部族。二号舞台作为节目核心人物的主场,主要呈现与主角有关的小场面,如《尚书》篇中伏生的书房。三号舞台包括上下两层戏剧空间,通过楼梯相连,与一号舞台交错相接,共同讲述书中的故事。同时,上下两层的舞台设计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隔阂,使不同阶段的人物隔空对话。如《本草纲目》篇中,在二层舞台上,不同人生阶段的李时珍直言学医的志向,而在一层舞台上,李时珍的父亲与其隔空对话,劝他考取功名。三面舞台由时空甬道相连,典籍里的故事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交错展开,观众席也随着三面舞台上戏剧的相继上演而转换方向。结合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通过音乐起伏、灯光变幻等多方面元素的配合,向观众展现了典籍中蕴含的千年中华文明的诞生源起和流转传承 ① 。同时,节目组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使大小屏联动,设计衍生微型综艺、新媒体互动产品、短视频等多元化传播模式,在网络上掀起阵阵“典籍热”。(二)文化走进现实,削弱时代鸿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我们为什么要策划 <典籍里的中国 >》一文中说道:

 “晦涩难懂的许多典籍,通过时尚新颖的电视节目,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人感觉到愉悦可亲,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让‘典籍活起来’。”②《天工开物》篇中的“乃粒”和袁隆平团队的第三代高产杂交水稻;《楚辞》篇中屈原叩问天道和中国人发射“天问” “祝融”,将浪漫写进宇宙;《论语》篇中孔丘开设讲坛传道授业和当今社会孩童背诵夫子之言,人人可读书,人人可接受教育……这些场景的设计、情感的共通,让千百年前的情感、精神得以延续,使得观众在当今社会感受到典籍带来的现实意义。观众在了解典籍故事的基础之上,窥探到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何以一脉相承,社会制度何以一步步建构,社会问题何以被发现、解决,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如今的社会,真正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三)优化文化内核,增强价值引导德国学者扬·阿斯曼认为:

 “文化记忆是每个社会和每个时代所独有的重新使用的文本、图像和礼仪,它是集体共同拥有的关于过去的知识,群体将其一致性和独特性的意识建立在这基础之上。”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沉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诗歌、民乐、戏曲、绘画等不同外在形式承载了中国人的“文化记忆”。这些“文化记忆”对于传递规范和价值、构建身份认同、凝聚群体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④ 在文化冲击日益强烈、泛娱乐化趋势日趋明显的社会中,媒体有责任以民众更加喜闻乐见且更加适应当下传播环境的方式弘扬本土的传统文化,传递主流文化价值观,增...

篇三: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TV RESEARCH 电视研究 2021 年第 6 期(总第 379 期)■ 吴柳林 谢雯雯 《典籍里的中国》:多模态文化价值的建构摘 要:

 《典籍里的中国》以“文化节目 + 戏剧 + 影视化”的方式演绎历史篇章,节目融合图像模态、文字模态、声音模态等,利用多模态叙事强化受众对文化的感知与识别,建构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在语境上搭建出双向共通的交互情境,让受众形成全方位的文化浸润与感知模式,这将有助于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培育主流文化价值以及提升我国文化传播水平。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 多模态 文化价值2021 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电视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从历史与现实交互的二维空间讲述历史经典,本文将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方法,探析该节目文化价值的建构方式及所建构的文化价值内涵。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是在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他认为语言是社会符号与意义的潜势,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也能产生意义,语境与多模态话语的意义解读密不可分。以下我们将从内容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对《典籍里的中国》的多模态叙事与意义共建进行解读,探析此节目生成文化价值的方式以及所建构出的文化意义。一、内容呈现:叙事多模态形成文化感知“多模态话语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声音、动作、语言、图像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① 《典籍里的中国》融合图像模态、文字模态、声音模态等,利用多模态叙事的技巧,强化受众对文化的感知与识别。通过分析此节目形式的多模态符号内容,我们既可以感知文化大国书写历史图谱、传播民族文化的技巧,又能够发掘积淀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1. 图像模态——复古写实罗兰·巴特的图像分层理论为剖析图像构成与研究图像模态提供范式,他将图像分为“语言学讯息层”“外延图像层”“内涵图像层”。图像作为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往往能够发挥出潜在意指作用,并赋予文化一定意义。由于图像外延意义无限扩张,传受双方开发的衍生意义具有多重性,图像意义要完整地予以解读,这就需要激发图像模态沉浸式体验的活力,巧妙结合补充说明的文字系统,以此扩大图像整体信息值,使意义潜势发挥效用。《典籍里的中国》在讲述《尚书》历史典故时,无论是伏生童年学书、伏生护书、伏生传书等历史场景戏剧化演绎的环节设计,还是还原场景的舞台布置、紧贴史实的服装道具、流光溢彩的舞台灯光等细节处理,都凸显出复古写实的图像模态特征,给受众带来强而有力的沉浸式体验感。2. 文字模态——流畅转换澳 大 利 亚 语 言 学 家 詹 姆 斯·R· 马 丁(James R.Martin)将词汇层面的“内容形式”看作是实现意义的系统,文字模态系统运用承上意、启下意的方式,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对人物或事件作出说明,并用形象化的文本符号增强对立意的理解。在《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将典籍文本中的文言文或白话文转化为话剧的台词、主持词、解说词、旁白等形式,除了注重对原来文本语言信息的提取,还参与符号文本意义的构建,让分节故事的文字模态实现流畅转化。节目

 38频道·栏目·节目CHANNEL·COLUMN·PROGRAM采用“‘舞台—典读会—访谈间—舞台’的空间轮转模式” ② ,给文字模态创造出表现空间,根据各模式特点呈现不同的文字模态,实现系统化、组织化叙事。如典读会中主持人与点评老师品读《天工开物》书籍时,蒙曼老师解读天工开物的含义:“‘天工’可以理解为自然的能量或自然的职责,开物则是‘开创万物、开发万物、成就万物’”,这为后续的舞台与访谈间环节梳理了文化脉络,有条不紊地引导观众理解语篇意义与核心内涵,使受众感知到典籍中“格物致知、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同时,文字模态做到引经据典,穿越时空的对话,以交叉叙事的方式,让古今文字迸发出熠熠生辉的哲理智慧,如解说词“佳兵者,不祥之器,盖严慎也”就引用老子的观点表达“无为而治”的战争理念。总之,《典籍里的中国》文字模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推进典籍文本的意义解读、意义还原与意义再造。3. 声音模态——呼唤情感电视节目的声音模态外延广阔,包括音乐、对话、旁白以及自然声等内容,人物声音远近与强弱程度、音响音量与效果都会影响所营造的情境与建构的意义。声音模态与直观的图像模态、启发性的文字模态有所不同,其带来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官体验,通过营造事件与人物的在场感与真实感,强化人物感情色彩,引发受众与之共情。如在《天工开物》戏剧演绎过程中,“禾下乘凉”的梦想在科学探索中得以实现,宋应星与现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进行跨时代握手时,此起彼伏的背景音乐持续了 92 秒,与“宋应星先生”泛泪光、双手紧握等肢体动作相互补充,调动观众融入其中,强化观众对农业繁荣社会的理解;当司马迁远行游学时,响起轻柔欢快、节奏舒缓的音乐,寄托学成归来的愿景与希望;黄帝与炎帝临近交战时,人物脚步声、兵器声、呐喊声、风声表现双方焦急战势,紧随其后的是炎黄达成联盟后“炎黄联盟,公卫天下安定”“拜炎黄”等掷地有声的人物对话,彰显出文化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反映出安定天下与和平发展的治理观念。《典籍里的中国》的声音模态与其他模态是强化式互补关系,声音连接的一串串音符,调度起各种多模态形式进行交际,充分表达节目意义,并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呼唤观众情感。二、语境渲染:搭建双向共通的交互情境《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内容整体呈现出多模态叙事的特征,其利用前景性的视觉模态与协同的听觉模态,达成观众对文化的初步感知与识别,在此过程中,节目所要传达的文化价值理念会通过其营造的语境得以渲染,从而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语境”划分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前者指话语发生时的实际场景,后者则指“由人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以及一切社会的潜规则所组成的意识形态” ③ ,在情景语境中多模态对文化价值建构的作用最为明显。《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电视文化类节目,文化认知的强化会通过话语范围、话语基调与话语方式来体现。1. 话语范围:交替角色解释文化电视节目的语言与非语言系统在构建意义上受情景语境的制约与影响,《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创作 + 戏剧表演 + 戏剧点评”的戏剧舞台表演为主要方式建构文化价值,在其戏剧文本的话语范围空间中,节目采用交替角色解释文化的方式,使得人物角色、历史背景与应用文本等都参与其中。在戏剧人物主体上,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古代先贤共处相同维度,让古今人物进行对话,实现交融互动,基于纵向历史跨度背景的驱动,使文化内涵得以延伸与再造;在戏剧故事情节上,节目所涉及对象以中国典籍话题或语域为核心,为解读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材料来源;在戏剧故事情节上,按照正面叙事的逻辑甄选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故事,讲述典籍的成书过程、流传后世的故事以及典籍的核心思想等,以达成让受众识读文化意义的交际目的。节目采用背景交替、人物交替、文本交替的方式限定话语范围,展现文化节目特色,多方位增强受众对文化价值的理解。2. 话语基调:营造视觉空间互动“话语基调探讨的是交际场景中讲话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暗含着讲话者的交际意图” ④ 。话语主体的自身定位能够奠定情景语境的基调,《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由于受社会背景、文化、地缘等因素影响,评论员、主持人、演员等角色风格鲜明、自成体系,呈现出播音风范、演员风范、学者风范等,由于个体基调

 39TV RESEARCH 电视研究 2021 年第 6 期(总第 379 期)的差异,节目语体风格呈现出正式与非正式的特点,有利于建造互动的视觉空间。如“为殷先人,有册有典”“《五帝本纪》背的怎么样?”“此为何意?”“请老师们解读一下何为‘天工开物’呢?”等语句的语气、措辞、内容以及口吻不尽相同,既采用正式的书面语体,又采用大众化的口头语体,“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巧妙互补将减弱文化传播隔阂,有助于增强受众理解。另外,节目在整体意义建构方面,戏剧化地借助人物的“隔空喊话”营造出平等的交际空间,使得受众在品鉴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前辈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进入沉浸式体验并接受文化浸润。3. 话语方式:强化语言表意作用话语方式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来表达思想的形式,探究话语方式有助于增强语言在语境中的作用。话语方式支配着语言的表意功能,影响着语言系统、词汇语法、意义生成等方面。一方面,话语能协调参与者与观看者的互动程度,如在节目中疑问句的使用能够调度受众参与,陈述句的使用可以表明立场,感叹句的使用往往会寻求受众的态度认可;另一方面,话语能最大限度地彰显语言态度倾向与文化价值观,在节目的情景语境中,语言不仅能传播信息,而且能表达讲话者的动机、态度以及情感倾向。如《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第二期介绍了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该节目以戏剧表演为主要内容,戏剧的人物台词为文字主模态,利用对仗、设问、反复等修辞手法讲述观点,让经世致用的文化意蕴得以表达与强化。如“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语句重复,铿锵有力地讴歌明代宋应星随性豁达、献身农业的精神,用“今年有,也要思来年无;今年丰,也当防来年灾”对仗的修辞手法解读民生富足之道,节目通过使用多种话语方式协同参与,搭建起历史与现代、传者与受众双向共通的交互情境。三、意义共建:建构与弘扬传统文化价值

 “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模态都是完整的表意系统。” ⑤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模态共存于同一文化系统,不同模态通过组合优化,将节目的话语意义建构为通过讲述中华文化故事来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价值。1. 打造意义共通空间受众要识别信息传播中的文化意义,其前提是需要打造传受双方的共通意义空间,这就要求受众具有大体相近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个体经验,从而对传播活动中所包含的语言系统有相同的认知原则与解读方式。《典籍里的中国》主要围绕文化进行主题创作与内容编排,在制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受众的认知水平与认知习惯,以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或理解逻辑,解读并戏剧化再现历史情节,减弱因差异化的文化背景带来的传播障碍与隔阂。从技术环境看,该节目“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现代科技手段打破时空隔阂” ⑥ ,通过沉浸式话剧的表现手法,打造年代场景,重视史实情节再现,为观众营造想象空间,从而传播文化意义。从节目内容看,主持人、演员、读书人等演绎典籍篇章,其意不在于列举中国传统文化,而在于深耕传统文化价值,并挖掘其所能发挥的社会价值,通过典籍文本、评述话语、视觉图像等交代历史背景,

 40频道·栏目·节目CHANNEL·COLUMN·PROGRAM有助于打造与受众的意义共通空间。节目通过多模态语言符号进行秩序化重组,打造出多维立体的历史场景,以此满足品读文化故事、萃取核心文化价值所需的情景条件,从而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2. 生产多元文化意义《典籍里的中国》节目通过选取典籍中能够体现传统文化价值的符号系统,生动还原典籍编撰者的人生轨迹,梳理文化发展脉络,进行符号意义的二次赋予,以新颖独特的“舞台—典读会—访谈间—舞台”的空间轮转模式,将话语意义指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广泛调度不同模态进行互补式融合,实现视觉符号、听觉符号等多模态资源的意义共建,助力多元文化意义生产。首先,在文字模态上,节目中人物台词、主持词、旁白等语言的“所指”内涵丰富,借以“古今交融”的文字符号建构起多元文化意义,引领受众领略文化价值。其次,在图像模态上,节目通过画面色彩、人物、服饰、灯光等元素,反映人物心理状态,还原历史文化细节,培养文化共识。最后,在声音模态上,节目通过声音频率、语调变化等表现人物情感的变化过程,加强情感渲染与烘托气氛。如节目在演绎“伏生传书”篇章故事时,舞台灯光以黄昏色为主色调,舞台布景完整,服饰、发饰参照西汉样式,西汉皇帝发布诏令派遣晁错前往伏生家中学习《尚书》,面对皇帝的褒奖,伏生几近哽咽的话语“明日即可讲《书》”,配合眼泛泪光的神情与身体弯曲、抽噎哭泣的动作,表现出伏生对《尚书》传承与延续的惊喜之情。3. 引导传统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一种关系,发生在提供某种文化需要的客体与存在某种有文化需要的主体之间。” ⑦ 文化价值由人类创造,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并服务于社会需要。《典籍里的中国》用戏剧演绎、典籍解析的方式打造出一场文化视觉盛宴,其创新的节目形态适应视觉导向为主的媒介接触习惯,以“情感呼唤、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引导传统文化价值。节目遴选《尚书》《天工开物》《史记》《孙子兵法》《楚辞》等典籍的优秀篇章进行场景还原,传播治国理政、农业科技、军事战争、修身齐家等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发挥出文化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如第一期节目《尚书》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的典故彰显“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从伏生年幼学书到传书再到伏生潸然泪下的护书情节,浓缩了读书人对中华文化瑰宝的保护与传承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⑧ 为传播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我们需要激活多模态文本在电视文化节目中的运用,融合图像模态、文字模态...

推荐访问:典籍里的中国读后感 读后感 典籍 中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文山文库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0224236号-1